中兴大明,为国尽忠这样的字眼,李夫人也不是第一次听李烁说,可这次夫君却十分兴奋,这更让李夫人有些好奇。
李烁当然看出妻子的好奇之心,因为他主张为张居正平反,也不是什么秘密,故说给妻子听,也没有什么大碍。
“今日为夫便要上书皇上,为张阁老平反。”
“张阁老,可是张居正大人。”
“便是。”
“老爷,为张阁老平反又与中兴大明何干呢?”虽说这李夫人读过些书,但对于张居正新政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曾经权倾一时,连万历皇帝都怕他。
“夫人不知,若是让张阁老平反成功后,朝廷若想重新拟定新政,制定新法,便会水到渠成。”李烁笑着说道。
“即是好事,为何满朝文武那么多人没有上书为张大人平反呢?老爷,你老实告诉我,这是不是都是你与皇上商量好的。”李夫人不是愚笨之人,她看出了这件事情隐藏的风险。
李烁听到李夫人语气有些急促,便知道她心中已有惧意,当下心中不喜,变了脸色,冷冷说道:“夫人难道不同意我上书吗?”
李夫人看出了李烁的不喜,但为了以后考虑,依然开口说道:“老爷要多多考虑后路啊。”
李烁听完后,十分生气,对着李夫人说道:“妇人之见。”说完后,便走到案前,写起了奏章。
李夫人看着李烁,眼神之中充满着担忧。
希望书友们多支持,多推荐,多收藏不胜感激
。
太监来报后,朱由检也没有丝毫耽搁,嘱咐周玉凤多加爱惜身体后,便就起身离去。
回转养心殿后,朱由检便召见了李国普,袁崇焕,洪承畴与曹文诏四人。
朱由检心中十分清楚这四人来访所谓何事,在自己巡视后,内阁便就开始做了营军外调辽东的准备,此时来此,也是禀报事情的进展。
四人入了大殿后,先是行礼跪拜。
朱由检轻道平身后,几人便就站起身来。
李国普率先开口说道:“皇上,微臣与袁尚书,洪提督,曹总兵三人商议许久,决定动用粮草六万石,十五日后,调营兵三万出京。并于辽东经略孙大人发下官文,由他做出兵士的安排。”
在朱由检登基为帝后,铲除崔呈秀,阉党倒台,东林党荣光不复从前,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整个朝廷的办事效率也变得快速起来,当然朱由检不会庆幸,大明朝的官僚作风已经深入骨髓,此时这么快速办事,也只是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表现罢了。
“洪承畴,曹文诏,军营之中人心可曾起伏。”朱由检轻声问道。
“只待皇上御批,我三大营绝不会拖了朝廷的后腿。”洪承畴一脸自信的说道,他对于自己执掌的三大营信心十足,虽说大多数都是些刚刚入伍的新兵,但这些新兵比之以前的三大营旧部,训练更加上心,体魄也远超当初,故洪承畴认为此时的京师三大营不比之前,若是给他时间,他也有自信把京师三大营的兵士训练成洪武永乐时期的强军。
“启奏皇上,皇上御驾亲赴三大营,无论将军还是士兵,尽皆斗志昂扬,军心可用。”曹文诏也开口说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后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袁崇焕道:“袁崇焕,这调集京营出关,是当初,你我二人,与黄立极共同商议的,黄立极已经致仕,这件事情便交给你去办理,与辽东交涉,也由你主管。”
袁崇焕一躬身道:“微臣领旨。”
朱由检绕过内阁首辅,把这件事情交给袁崇焕,若是换做他人,心中定会不舒服,李国普这名代首辅却不这么想,自己虽然有能力完成这项调兵出关的任务,可他却不比袁崇焕,袁崇焕了解辽东,又是兵部尚书,比自己更加合适,皇帝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办理,合情合理。
朱由检又与几人聊了些调军出关的细节,大半个时辰后,便让四人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