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洪承畴看着气氛不对,忙开口说道:“为国尽忠,乃是三大营全体将士的职责,不敢言怕。皇上问你们怕不怕,还不快说。”
洪承畴素以严法治军,故这些兵士对洪承畴都有些惧意,此时听到洪承畴的话,赶忙摇头,也有人说不怕之语。
朱由检笑了笑,道:“朕知道你们心中害怕,不说你们,便是让朕去辽东,朕心中也会有些惧意,谁不怕死啊,可我们却没有选择,冒犯我大明的建虏在辽东嚣张之极,朕与大明都需要你们,你们奔赴前线,若是爆发战事,不幸身亡,朕与朝廷会为你们的父母送终,会赡养你们的妻子孩儿。”
这些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士兵听到朱由检的话后,竟然有些热泪盈眶,这便是那种读书人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吗?
“朕希望你们都够遵从兵部的调度,若是有人拒不领命,朕也不会轻饶。”朱由检接着说道,不过说这话的朱由检脸上笑意却已经消失于无影无踪。
恩威并施,才是一名合格帝王的作为。
朱由检说完后,便登上站台,士兵们也都退了下去。
看着眼前林立的数万兵将,朱由检豪气万丈道:“朕一定要收复辽东,铲除建虏”
朱由检这句话的声音并不小,看台上所有的官员都听到了,有人忧愁有人喜,这皇上摆明不甘于只建设辽东防线,他要收复辽东,铲除建虏,这表明着他对辽东的态度,朝廷会在今后的几年中在辽东发动几场大的战争,此时所做的一切,都是朱由检在布局。
与士兵对完话后,朱由检的三大营之行也落下了帷幕。
回到宫中的朱由检没有休息,直接去了坤宁宫,去找周玉凤。
周玉凤看到皇帝开心的向自己叙述他的见闻,心中也十分欢喜,朱由检已经好些时日,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而三大营中也到处流传着朱由检的话语,普通士兵听到后,都十分亢奋,训练起来也更加用心,更甚者,他们还在盼望着出军辽东那日的到来,当然这些事朱由检不曾想到的。
求收藏,求推荐
。
士兵们站起身后,朱由检转过身,望向身后的骆养性,冲他摆摆手,示意他过来。
骆养性得到示意后,赶忙到了朱由检的身边。
“你从这批兵士中,任意选出五十人,让他们走到看台前。”
“遵旨。”骆养性一下子便明白过来了,这操练场的士兵有上万人,朱由检想与其对话,太过艰难,只有让自己从中选出人来,让他们走上前来,才能与之对话。
骆养性下了看台,而跟随而来的锦衣卫中有几名他颇为看重的千户,其中便有李世超,李世超示意身边的几名千户跟上骆养性的步伐。
故五名千户便跟着骆养性一同走向军阵,骆养性十分仔细的打量着士兵,精挑细选之下,选出了五十个兵士,实际上骆养性选拔人数的依据有些可笑,便是那些样貌不太丑陋的兵士。
被选出的兵士都心生忐忑,不知为何为让自己出列,不过一会儿他们却都清楚了,骆养性让他们走向看台。
不明所以的士兵们不敢抗令,只能走向了看台。
朱由检便就站在看台的边缘,士兵上前后,在骆养性的提示下,跪下身去,高呼万岁,不过声音却有些参差不齐。
朱由检摆摆手道:“平身。”
这次离得不远,故跪下的士兵都听到了朱由检的话,不约而同的站起身来。
朱由检下了看台,曹文诏洪承畴二人赶忙跟上,一左一右立于朱由检身后,实际上这个情况是两个人做梦都想不到的,皇帝来巡视,洪承畴心中有些不乐意,但也能接受,可此时朱由检却要跟士兵说话,他便打心眼里面不同意,可是情况变成这个样子,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了,而在场的官位比他高的,资历比他老的都没有说话,他若是在阻止,岂不是自找难堪,而曹文诏却与洪承畴所想背道相持,皇帝来巡视,他心里十分开心,他是个武将,又经常与兵士混在一起,当然知道这些基层士兵的想法,若是皇帝到三大营巡视,无形之间便会增加三大营士兵的斗争与忠诚度,更何况与士兵谈话,这若是传播出现,影响的是全国上下,各地也会争相效仿,着重于军伍建设。
朱由检的用意十分简单,他就是向天下宣明自己不是一个整日躲在深宫,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帝王,他心怀天下,立志要成为中兴之君,武扬四海。
朱由检看着低着头的士兵,轻声说道:“你们都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