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议。”
“复议。”
…………
跟随黄立极李国普,与刘权的官员都出列复议。
而反对的一方心中都在想着,这皇帝摆明就是要包庇李烁,而内阁首辅黄立极的支持更让他们处境堪忧,这些官员心中都想着,到底该坚持到底,还是退后一步呢,首先这些反对的官员中几乎都是些言官,他们没有把持着权力部门,洪承畴代表的京师军方,黄立极代表的内阁,都力保李烁,他们在这样闹下去,只会让自己损失更大,得不偿失,就是因为有着种种顾忌,这些言官都没有人说话反对洪承畴的提议,实然,这些要治李烁罪行的官员,有很多都是东林党的人,不过曾一度把持着大明朝政数十年的东林党,因为阉党之前的辉煌,元气大伤,在这场大朝会上面根本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这不是说东林党已经没有了再度崛起的可能,现在的东林党需要的就是一个领袖罢了,他们有着广大的言官,在地方也有政治基础,只要有一元老级别的人进入权力中心,内阁之中,这东林党便能在很短的时间中拥有雄厚的政治资本。
不过朱由检一直在排斥,故在魏忠贤死后,拒绝了为东林党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当然这两人是君子,他们的罪责确属冤枉,可若是为他们平反,只能让东林党来势更加凶猛罢了,为了朝政的稳固,为了帝党能够发展壮大,朱由检便不能为两人平反,这也是一种无奈。
朱由检很满意官员的这种反应。
“朕准奏,拟旨,陕西巡抚李烁,胆大包天,私调西北大营,本是重罪,但朕念及一心为国,法外开恩,免了他的罪行,若敢再犯,两罪并罚。”朱由检轻声说道。
自有太监在一旁记录。
希望书友们多多支持,多多推荐,不胜感激
。
这名御史一开口便是死罪,让朱由检更加不满,这李烁乃是皇帝亲自任命的陕西巡抚,若是如此治罪,那帝王威仪何在,更何况在朱由检的心中陕西之事,李烁根本就没有错误,反而是布政使宋明义百般阻拦,耽误正事,在朱由检心中更有个猜测,那便是李烁被逼到用此手段,这其中定于宋明义的支持放纵脱不开关系。
刘权听完这名御史的话后,脸色有些黑了下来,他厉声道:“哼,你冒犯皇上,可知这是什么样的罪状吗?”
“皇上,微臣在皇上面前失礼,皇上治微臣的罪,微臣无话可说,但恳求皇上能够治逆臣李烁之罪。”
“朕用什么罪名去革职李烁?”脸色铁青的朱由检不带一丝感情的问道。
“私调西北大营,抓捕乡绅,让陕西民生鼎沸,有之险,这还不是罪状吗?”
“哼,你要清楚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李烁为何私调西北大营,又为何抓捕乡绅,这全部都是乡绅富户侵占军田在先,不愿归还在后,皇上圣旨诏令,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这些乡绅竟敢不服法纪,抓捕他们,未定罪状,对他们已是法外开恩,若是李巡抚在这个时候还不动用些手段,那他们定会更加猖狂,日后也不会把官府与朝廷放在眼中。”刘权反驳道。
刘权话语落后,朝堂之上就再也安静不下来了,有的官员说军田私占调查,纯属祸国殃民,以前便不同意,现在看看,是不是闹出事端了,也有人说军田调查,必须实施,不然国有的土地被私人耕种,还不交税,平白无故的让朝廷背上负担。
诺大的太和殿成了一个菜市口一般,争吵之声不绝于耳,朱由检听着实在心烦,一拍龙案道:“住嘴。”
朱由检的声音让满朝文武都吓了一跳,全部都闭上了嘴巴。
“皆是朝廷官员,如此吵吵嚷嚷,成为体统,可把朕放在眼中。”朱由检咬着牙说道。
实际上朱由检是真的非常生气,大明朝不就是在这些官员的争吵中失了天下吗?看着这一幕,他便能想到自己日后的下场。
太和殿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