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应许之后,袁崇焕便大步进入了大殿,跪拜之后,朱由检便问道:“袁崇焕,你还见朕,是否要要事禀奏呢?”
袁崇焕道:“禀奏皇上,微臣是想要向皇上详奏西北大营之事,只因这几日国葬,皇上有些哀愁,微臣才不敢贸然进谏。”
“西北大营之事,前两看到了付伟的奏章,上面说李烁对他帮助极大,他能在年前征收两万士兵,想来,朕知道的也不算详细,你便道来,朕细细听着。”
“皇上,付伟写给微臣的书信,说陕西巡抚李烁,为其筹备西北大营营地,十分用心,府衙招募数千百姓,日夜换班修建营地,操练场,不出六日便就完工,又调出良马,兵器,可谓是尽心尽力,三大营半月之内,招募士卒达五千余人,李烁功不可没,他与西北大营总兵官王珂两人关系甚佳,对待西北大营整训之事,也是不谋而合,不出时日,西北大营便能成为拱卫我大明西北的一只劲旅。”
朱由检摆摆手道:“增设西北大营乃是朝廷的事情,怎能拖累陕西一省之地,我们朝廷的饷银不是已经准备完成了,马匹火器也由兵部调度了吗,为何会让陕西出银又出马呢?”付伟的奏章说的不是那般详细,故朱由检根本不清楚增设西北大营陕西的用度。
袁崇焕开口说道:“皇上不知,银两早就备好,只因国丧之事,稍作些耽搁,不过最迟明日便能到了陕西,而调度兵器火器马匹之事,我兵部虽在调度,不过时间紧迫,只调出了马匹两千,兵甲三万,火炮九十八门,不过这些调度均是来自南京三大营,江南卫所,此去陕西,路途遥远,需要半月时间才能到达长安,不过皇上可知,这李巡抚可是有天大的本事啊,他竟然派人去蒙古购买马匹,付伟的书信中提及此事,蒙古部落已经答应,贩往关内六千匹良马,加上兵部调度与陕西筹备,西北大营马匹会超过一万。”
朱由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购买马匹的用银变便从所拨银两中扣除吧。”
对于李烁在蒙古买马这件事情,朱由检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袁崇焕的又禀报了一些其他军务,朱由检也尽皆批示,事了之后,袁崇焕便告辞离去。
在袁崇焕走后,朱由检还在想着陕西的军田私占调查司,聪明睿智的朱由检当然清楚陕西三政中的利害关系,只要第一件军田私占调查能大获成功,那么裁剪军户,增设西北大营,也会水到渠成,
政策虽然给了,但那些地方乡绅也不是纸糊的老虎,李烁与曹德章到底有没有本事从其口中夺食,说实话,朱由检心中也没有谱,他是在重要李烁不错,但他根本就不知道李烁真正的能力,虽说主事之人乃是曹德章,但朱由检心中清楚,此时费心最大的还是李烁,最后拍板定论的还是李烁。
以这件事情来考量李烁的真正能力足矣,到底是真学实干,还是夸夸其谈,年前便有定论。
这两天状态不好,是因为小风的感情出现了重大危机,每日都感到烦闷,思绪也稳定不下来,本想着断更几天,好好想想自己该怎么处理,可又想着给我投票的书友们,咬牙也要坚持。
。
北jg城上下全城缟素,朱由校的龙体入馆,在数百太监宫女的哭泣中,被二十四名侍卫抬出了奉天殿,朱由检作为帝王,站在远处,观望着礼仪的进行。
礼部官员诵读诏书,礼毕之后。
朱由校的尸体便被抬入了九匹马拉的车中。
王体乾大喊一声:“送先帝。”官员侍卫太监尽皆下跪,哭哭凄凄,但真落泪的,又有几人呢?
朱由检神色哀愁,转过身去,不在去看拉着朱由校遗体的马车。
在午时的时候,送行的仪仗队,便把遗体送到了陵寝,安葬完成后,仪仗队也没有回京,只待过了三日,才能回转京师。
等到国丧事情了了之后,朱由检便去见了一次张皇后,对其安抚一番。
张皇后也嘱咐朱由检保重身体,只因为朱由检昏厥的消息她是知道的。
从张皇后那便出来后,朱由检感觉有些压抑,便带着王承恩等人去御花园散步。
朱由校的尸体下葬后,天启年结束也就只剩下两个月了,他在刚登基之时,构思的政治愿想,能够用的时间也不多了。
正在犯愁之时,十个宫女迎面走来,看到是朱由检赶忙下跪,朱由检也没有在乎这十个宫女。
可当他在往前走的时候,他停住了脚步,只因跪在人群最后的一个宫女,这个女子的面容把朱由检的目光给吸引住了,这女子长得极其清秀,但此时好像有些烦心事,眉宇之间有许多的哀愁,惹人怜惜,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这女子长得与他前世的前妻十分相像,这才让朱由检在看到她第一眼后,再也转不开视线。
朱由检停住脚步后,背后跟着的王承恩等人心中一惊,不知皇帝何意,在看着朱由检的目光一直盯着的那个宫女,王承恩心中明白过来,难不成是皇上看中这个宫女不成,实际上,王承恩也希望朱由检能够选出一两个宫女来侍寝,只因年纪正轻,而又恰逢皇后怀孕,不能行人事,有的时候,王承恩都在想皇帝有的时候十分烦恼,是不是因为之事呢,为此王承恩还做了些部署,从宫中精调万选面容姣好,气质突出的女子,让她们进入养心殿中侍候朱由检的起居,可那么多天,从未得知皇帝宠信过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