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审案

江欢听完曹德章的话后,还是不说话,转过目光看了一看站在大堂之上的徐孟朝,又转过头看向呆立一旁的孔胜毅,心中哀叹,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有今日。

“草民有一件事情要问抚台大人。”江欢轻声道。

“大胆。”曹德章在一旁训斥道。

李烁摆摆手,示意曹德章注意一些自己的情绪,后开口说道:“你有何事情要问本官。”

“草民想问抚台大人,若是这些罪名全部坐实,草民有何下场。”

李烁轻轻一笑道:“按大明律例,当斩,不过,本官可以从轻发落定罪,只看江员外你自己的表现了,把卖你田地的军户说出来,还有你之前买的所有军田,他们出自何人之手,全部一并召来,本官可以放你一条生路,让你享其晚年。”

“草民承认,那些军田是草民买的,不过草民可从未去找过卫所,都是卫所的人来找草民卖田的,这些事情,草民没有胡言,至于让孔大人下令胁迫百姓换田之事,也是草民指使。不过,草民有一件大事想要单独告诉抚台大人,戴罪立功。”

“何事?”李烁轻声问道。

“一件关于我大明朝生死存亡的大事。”

“我大明千秋鼎盛,修要妖言惑众。”曹德章大声道。

李烁看了一眼曹德章轻声道:“本官很好奇,不知道曹大人让不让本官听江员外这个大事呢?”实然,李烁是真的对这个所谓的大事感兴趣。

曹德章忽然发觉,李烁乃是巡抚,自己在大堂之上,如此活跃,岂不是抢了李烁的风头。

“下官不敢。”曹德章忙道。

李烁站起身道:“你随我一同去内堂。”说完朝内堂走去,江欢也赶忙跟上。

内堂之上,四名锦衣卫站在李烁的两旁,江欢看着几名锦衣卫,轻声道:“抚台大人,可以让这些人退下吗?”

“他们都是京师来的,在这里不过三两日,绝不会把秘密透露出去的。”

“可,草民现在所说,传了出去,大事不妙,草民惧死,绝不敢做出伤害抚台大人的举动啊。”江欢急迫的说道。

李烁看着江欢如此紧张,便对锦衣卫说:“你们退下,远远的看着,任何人都不能靠近这座房间。”

“是。”

“你可知道抚台大人对这件事情有多重视吗?孔大人已经被扣下问罪,我这次来,便是召你去巡抚衙门,见见抚台大人。”徐孟朝满脸愁容。

“见,见抚台大人,为何见他?”

“你是真不懂,还是跟本官装糊涂,户县的那个捕头率领县衙的衙役胁迫百姓,这件事情你不知情。”

“这种小事还能惊动抚台大人不成。”江欢自我安慰的说道。

“胁迫百姓之时,李抚台便在当场。”

“那,那我该怎么办,宋大人知道这件事情吗,让他跟抚台大人说些好话,把这事遮过去吧。花多少银两,我都在所不惜。”听到真相的江欢开始恐惧,头脑一转便想起了宋明义。

徐孟朝大声喊道:“银两,银两,你就知道银两,田地,鼠目寸光,你可知道你做的这件事情会闹到内阁,闹到皇上那里,我估摸着按照皇上的禀性与李抚台的为人,你的罪行绝对能要了你的脑袋。”

江欢更是害怕,支支吾吾说道:“不会吧,我这点小事还能闹到皇上那里去,徐指挥,老兄胆子不大,你可不要吓你老哥哥啊。”

徐孟朝叹口气,他知道一个道理,江欢被抓,被杀都不可怕,最可怕的事情可能因为江欢的死导致李烁与宋明义的彻底对抗,更甚者,能够引起皇帝朱由检与黄立极的第一次对抗。

不过从上到下,徐孟朝都清楚,宋明义斗不过李烁,所有的原因都在皇帝身上,在崔呈秀谋逆案后,其余党留下的重要位置都被朱由检任命了自己的人,在加上登基之初,便破了此等大案,朝堂之上大多数官员倒戈,京师上下在锦衣卫的鼓吹下,许多百姓都认为新帝是大明朝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在这种大形势,大浪潮下,黄立极根本就斗不过朱由检。

徐孟朝心中泛起了小九九,他是跟着宋明义一同对抗李烁的权威,还是临阵倒戈,只不过多年的交情让徐孟朝下不定决心,但徐孟朝知道,他的内心已不如之前那般坚定。

“江欢,走吧,抚台大人正在巡抚衙门等着你呢,万万不能让他们久等了。”

“还,还真去啊。”

“难不成本官来这里,便是与你开玩笑不成,我可告诉你,这次本官是带着两百士兵来的。你要是不去,别怪本官不顾往日的情谊,把你羁押过去。”

事实正如曹德章说讲,若是来了一两个衙役,江欢定会大笑几声,置之不管,可来的是徐孟朝,即便徐孟朝孤身来了,这江欢也不敢过于放肆。

“我,我能准备一下吗?”

“快点,你只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给家人交代好的江欢便随着徐孟朝一同去了巡抚衙门。

巡抚衙门大堂中站满了人,各级官员与户县县丞魏人杰,几名捕头都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