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皇上,若减少太监与宫女人数,会影响皇家的威仪。”王体乾抬起头说道,不过他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出口,御膳房好说,那六成的太监宫女怎么处理,难不成不管不问,任凭他们饿死街头,只要皇上圣旨一下,宫女还可以出去找个人嫁了,那太监呢,他们可做不了什么苦力活,就会伺候人,出去后可无营生的手段。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王体乾,你也不用跟朕打哑谜,朕知道你在担忧何事?关于你所担忧的事情,朕早就有了思量。”
王体乾老脸一红,低下头去轻声说道:“不知皇上如何安置这些人呢?”
“宫女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出宫,朕会下恩诏,允许她们出宫嫁人,三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无需出宫,太监五十岁以上出宫后,由朝廷负担,在京师建好安置所,每月花费均有内库承担,三十岁到四十岁的,派发各藩王府邸,去世之后,由藩王安置其身后之事,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予之银两,让他们归乡,由各地官府分其田地,并让官府为其寻找十岁的孩童过继与他们,至于二十岁以下的便不要出宫了,日后每年宫中招收太监的名额要下调八成,严禁百姓自阉入宫。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二人督办,记着,坤宁宫那边,能入宫伺候的太监宫女不要让他们出宫,朕怕皇后不习惯,写好圣旨后,递交内阁,三日大朝会后,正式开始。”
朱由检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王体乾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与王承恩一同下去拟旨,不过他心中终有不安,唯恐自己也会被皇帝裁剪掉。
陕西,巡抚府邸。
一大早李烁刚刚起床,安排锦衣卫中的人快马入京,把两份奏章递交上去。
正想着出门去巡抚衙门,召见长安官员审理案件的时候,宋明义气势汹汹的来了。
昨日晚上,宋明义便得到消息,说李烁扣留了知府孔胜毅,当时便就气的翻了桌子,这孔胜毅可是宋明义手下的一员大将,若孔胜毅被李烁知罪,脸面是小,实力也会大损,想了一晚上,他还决定明日一大早还是要堵一堵李烁,向他摊牌,若是他不给薄面,翻脸也在所不惜,大不了闹到京师朝堂之上,由皇帝与内阁定夺。
宋明义来了,李烁又不能不见,只能让管家把宋明义迎到大堂。
李烁坐在主座上等候,看到宋明义到了门口,起身拱手道:“宋大人早。”
“抚台大人早。”
“看着宋大人如此急迫,所谓何事?”李烁当然清楚宋明义此行的目的,但他却不想说出来。
”实不相瞒,今日下官是为了昨日之事来找抚台大人。“
李烁轻轻一笑道:“昨日之事,证据确凿,只需审理一番,上奏朝廷即可,本官有些愚笨,不知宋大人此行是为了求情,还是让本官秉公处理呢?”
李烁激了一下宋明义。
。
朱由检听到王承恩提起黄立极,心中有些不快,道:“朕乃是大明的皇帝,难不成做些事情还要先告知一下黄立极吗?”当然说这些话,也只是气坏,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有权利也有义务去过问这件事情。
朱由检也不清楚自己为何对黄立极有些厌恶,想过来想过去,最大的可能不是厌恶黄立极本人,而是厌恶黄立极身后的那些保守官僚,他们不思进取,只会误了国家的大事。
对于内阁首辅黄立极来说,朱由检只想在忍他几个月,等到崇祯元年,便赶他回家养老,到了那时候让袁崇焕入阁,填补空缺,而内阁首辅的人选,便是李国普,从李国普支持自己与蒙古结盟的政策那时便能看出,这李国普比黄立极来说,有些能力与眼光,更合适坐在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上。
当然黄立极下台已成定局,想必他自己心中也早有打算了。
王承恩看到朱由检心中有些不痛快,也不敢多说什么?
朱由检心中的想法便是招安,只不过这次招安却与以往有所不同,朝廷给予的报酬十分丰富,福建水师提督,外加国公的爵位,可世袭,不过想要得到这个称号,要为朝廷做出足够多的贡献,而国公府朱由检也想好了准备定在台湾。
这样一能借助海贼的能力收复台湾,又可借势营建自己的福建水师,若是掌握的好,每年还可以为朝廷创造一笔不少的收入。
朱由检看了些昨日晚上没有看完的奏章,轻声说道:“辽东边患始终是卡在朕咽喉处的一根鱼刺,孙承宗到了辽东,虽然做了些部署,可朕为何心中总有不安呢?难不成根本避免不了那件事情。”
王承恩听的迷迷糊糊,也不敢搭话。
正当这时,门外小太监禀报,说骆养性求见圣驾。
朱由检点头应允。
不一会儿,身着官服的骆养性步入大殿。
“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骆养性站起身来。
朱由检问道:“这么早来找朕,有何事禀奏呢?”
“皇上,前几日您交代微臣,秘密查询魏忠贤财产,臣接旨后,不敢耽搁,连夜派人查询,在京师之中的府邸之中,查出白银二十三万两,黄金一万两,玉器三百件,字画一百副,京师郊外良田共计十五万亩,庄园四座。”
听完骆养性的禀告,朱由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给魏忠贤的家中留下白银一万两,良田百亩,其余都交给户部,不过告诉户部尚书郭允厚,不要外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