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烁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前方忽然传出痛苦声,接着便是一声声咒骂与哭泣。
李烁快步朝前走去,宋明义沈铁牛两人也加快了脚步。
走了一会儿,李烁看到了在前面的农厂上,有一大群百姓,大多数是些老弱妇孺。
幼童大声哭着,在人群的前方还有痛苦的声。
只不过人群挡住了李烁的视线,他也看不到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急于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管宋明义两个人,小跑着向人群奔去。
这一举动可吓坏了沈铁牛,沈铁牛也跟着跑了起来。
至于宋明义脸上也是一片迷茫,心里面也奇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那么多人围在这里。
沈铁牛追上了李烁后,替李烁分开人群,走到了前面。
人群的最前面与后面不一样,全是精壮的少年,手中拿着木棍铁棒,更有甚者手中还持着明晃晃的刀具。
这些人的情绪都非常不好,眼色不善的看着前方。
李烁在沈铁牛的护卫下,走到了人群的最前面,看到了数十名官差在一个捕头的率领下,正对着一个少年拳打脚踢,而在数十名官差身后,还有上百名的衙役,长刀出鞘,寒气逼人。
少年抱着头躺在地上,不时的发出痛苦的,李烁大吃一惊,往后看去,才发觉在身后这些精壮少年身旁总有妇人拉扯着,不然他们一定冲上前来。
不管那名少年犯了什么罪,也不能这样殴打,一股怒气窜上了李烁的心头。
“住手。”李烁大声喊道。
数十名正在殴打少年的官差吓了一跳,都停下手,看向李烁。
“哼,胆子不小吗?敢阻拦官府做事?”这名捕头厉声道。
“他犯了何罪?”李烁冷声说道。
“关你屁事,我听你口音,像是外乡人吧,你这种穷酸书生我见多了,不该管的事情不要管,免得惹祸上身。”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
。
虽然自己阻止与蒙古结盟,但既然事情已经定下了,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便要竭尽全力为大明争取最大的利益,对于这件事情也十分关注。
坐在一旁的李国普轻声说道:“与蒙古结盟有利于辽东局势,皇上用心良苦,我等也万万不能怠慢,坏了朝廷的大事。”
黄立极冷笑一声道:“李辅臣此话有何意?”
李国普支持与蒙古结盟,这让黄立极心里面十分不舒服,此时听到李国普的话,像是在嘲讽自己一般。
“黄阁老,本官绝无它意,你万万不能多想啊。”李国普脸色平淡的说道,他丝毫不惧黄立极。
“李辅臣,你有无它意,心中明白,本官也不愿与你争吵。”
李国普轻笑一声道:“下官才是不敢顶撞阁老啊。”
看着两人斗嘴,袁崇焕也不插话,低头沉思,思绪早已飞往辽东。
陕西这几日的天气极好,万里无云,金乌高挂。
在长安城外,一行数十人走在农田小道之上。
为首的一人正是新任的陕西巡抚李烁,宋明义也跟着他一同前来。
宋明义屹立陕西政坛数十年,无论东林党当政,还是阉党得势,与他都毫无关系,他稳稳的做着布政使的职位,最大的依靠不是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而是陕西本地的地主与富商,这些人钱能通神,利用手中的钱财让宋明义一路高升。
这次私访李烁带上宋明义,心中是有算计的。
宋明义到府衙来找李烁,看到换好便装的李烁,心中奇怪,便问道:“抚台大人要去向何处,做此打扮。”
“闲来无事,想下去看看农物生长如何?不如宋大人也与我一同前去。”虽然用着商量的口气,却透露出不容拒绝的威严。
宋明义点了点头便说:“下官回去换身衣服。”
“不用了,宋大人,实不相瞒,本官正等着你呢?这边已经备好了衣服,你换上,我们现在便出发。”李烁笑着开口说道。
听完这些话,宋明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在府衙中穿好衣服,与李烁一同下去视察。
这次私访,李烁的保密工作做的极好,带着八名锦衣卫与宋明义从府衙的后门出去,六名锦衣卫骑马,两位锦衣卫驾着两辆马车,李烁与宋明义坐上马车后,便出了城。
宋明义心中搞不清楚李烁的用意,等到到了城外农田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抚台大人真是是来看农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