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祥瑞兆国

看到奏章后,朱由检失笑道:“这吴可信多想升官啊。”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看到朱由检发笑,问道:“皇上因何发笑。”

“王公公,开封知府吴可信上奏章,说开封府上在朕登基之日,有金龙盘旋,祥瑞显现,定会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这样的奏章也不知内阁是怎么省察的,送到了朕这里。”朱由检笑着说道。

“皇上,不瞒皇上,老奴在京中也听过金龙盘旋之事。”

朱由检皱起眉头道:“这都传到京里面来了。”

“对啊,此乃大大的祥瑞,我大明因此定会国泰民安。”

“无的放矢,国泰民安是吹嘘出来的吗?就凭着吴可信的奏章,凭着官府的诱导,国泰民安便会出来,若想国泰民安,只能靠着各级官吏的努力。拟旨,撤了吴可信的官位,让他进京,朕要问问他,怎么国泰民安。”朱由检突然大声说道。

王承恩吓了一跳,赶忙跪下身去,迟迟不动。

“朕让你拟旨,撤了吴可信的官位,你还不下去传旨。”

“皇上万万不可啊?”王承恩鼓足勇气说道。

听完王承恩的劝谏,朱由检突然明白,这是大明朝,百姓就认这套,殊不知,历朝的开国皇帝都喜欢搞些封建之事,刘邦斩了白蛇,赵匡胤出生之时在家中发现一条龙,就连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用了这套,出生之时,满屋红光,若是自己因此降罪吴可信,那真的会让各级官吏都畏惧自己,到时候,自己政令不同,那可大事不妙。

朱由检摆摆手道:“王公公,你起身吧,此事是朕错了。”

“皇上想要大明千秋万代,永世昌盛之心,老奴明白,但看着皇上每日忧愁,老奴真的十分痛惜,皇上应该信任文武百官,万万不可累坏了自己的身子骨。”王承恩说着说着流出泪来。

朱由检看到王承恩的这个样子,叹口气道:“王公公的心意,朕明白,等到朕整治好朝政,一定会注意休息的,王公公起来吧。”

两人喝完后,便又重新落座。

李国普轻声说道:“王公公,你代皇上而来,皇上可有什么话要转告李大人的。”

坐在一旁的王承恩正在愣神中,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让王承恩一直都是心不在焉,此时听到李国普的话,才醒转过来。

“对了,李大人,皇上说了,去了陕西后,要多加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可劳累过度,他在京师之中等着你的好消息。”王承恩赶忙说道。

“多谢皇上挂念,劳烦王公公转告皇上,微臣去了陕西,定要有番作为,不敢让皇上失望。”

王承恩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官面上的话说完后,就有些官员前来敬酒,像是洪承畴,高举义,王珂田等人的酒李烁全部喝下了,而其余的官员的敬酒都被骆养性代替,这也是官场的不成文规定,想跟上级领导喝酒,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有人替,那还好,若是没人代替,上级领导也会毫不在意你的感受。

虽然骆养性喝的酒比李烁多,但看起来一点事情都没有,相反李烁是个读书人,早就有些醉意,走起来也有些摇摇晃晃,但是他的大脑却异常清醒,不该说的话一句都没有说。

送行宴进行了一个时辰,李国普看着天色不早便让骆养性派人送李烁回家,所有的官员在客套一番后,也都打道回府。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场送别宴上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同盟,便是骆养性,李烁,刘权,他们背后的势力相护连接,行程了一个极大的官僚势力,在日后的大明朝堂之上放出异彩,也会李烁日后的主政打下了基础。

李烁回到府中后,与夫人说了些酒话后,便睡了过去。

李夫人看着睡着的李烁,叹了一口气,心中想到:“你当真不明白吗?我根本没有想过让你出人头地,平淡便好,此时,你进入皇上的视线,受到皇上的恩宠,不知是福是祸。”

李夫人与李烁不同,李烁在受到皇帝恩宠,出任高位之时,一心想着如何帮助皇帝治理国家,如何名垂青史,而李夫人想的却是李烁的后路,李夫人清楚,李烁不甘常人,想要完成他的理想,必须要做与严嵩一般的权臣,可到了那时候,皇帝能绕得了他吗?按照李烁的说法,这个皇帝又与前几任皇帝不同,冷厉果断,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会落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不过心中的担忧又不能对李烁去讲,只能一个人埋在心中。

此时坤宁宫中睡在周皇后身边的朱由检当然不知道李夫人对他的想法。

两个人都没有睡着,听着对方的呼吸声陷入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