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大营4

”臣不敢。”曹文昭赶忙道。

看着这个日后为大明朝战死沙场的名将,不由由衷的笑了起来,至少大明朝没有众叛亲离。

“曹总兵,在京为官,不比边疆,日后你便是洪提督那边的人,不要想着边疆之事,做官做事,要多听洪提督的劝告,洪提督你也要多多赐教。“朱由检实在担心这个沙场这上的猛将没有马革裹尸,反而死在朝堂之上这无烟的战场中,故才这样说道。

明着是对曹文昭说,实际中也暗指着洪承畴,让他们二人私下里面走动,增添感情,也告诉了洪承畴,黄立极这个举荐之人,没事,也多走动走动,因为日后,定是有很多人找他们二人的麻烦,到时候,不用朱由检出面,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便能把大多数人的麻烦给压下去。

”臣遵旨,日后一定会多多请示洪提督。“

”洪提督,曹总兵,朕接下来对你们说的便是三大营此时的状况。如市井之言一般,京师三大营病入膏肓,兵部在册,十七万,但实为人数不足七万,安平之时,吃空饷,国难之时,拉壮丁,这便是三大营,洪大人是文官,曾在户部任职,应该清楚,户部每年赋予三大营的军饷是六十五两白银,朕现在给你们,一百万两白银,下一年八月,朕再付给三大营八十万两白银,你们负责便是把这十七万的部队,给朕拉起来,给朕训练好,若是日后,朝廷有难,最后的倚仗便是你们了。”朱由检声音慢慢的冷静下来。

洪承畴与曹文昭都感到了万分恩宠,跪下身去齐声道:”臣等定不负皇上依托。”

朱由检看向王体乾道:“王公公,朕为两位大人准备的府邸,可曾备好。“

”禀告皇上,两座宅子早已备好。“

朱由检点了点头,挥挥手道:“两位大人退下吧。”

”臣等告退。“说完两人便出了太和殿,历史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了。

魏忠贤虽然一直在排除异己,可朝堂之上那么多人,岂是那么容易便能成功的,阉党势力之大,能够左右朝局,然朱由检却有着自己天然的优势,他是皇帝,就算他什么都没做,自有文武百官来靠拢他。

阉党的势力大,但是作为皇帝的朱由检却能把要害职位从阉党之中剥离出来,首先便是兵部尚书崔呈秀,不过时机却没有到,等到洪承畴与曹文昭整理好三大营之时,便是动崔呈秀之日,崔呈秀倒台后,也便是阉党土崩瓦解之时。

入夜的时候,朱由检亲自写好一份圣旨发往辽东给已经出任辽东经略的孙承宗,让他调曹文昭入京整治三大营,而关于洪承畴的调令也被内阁发了出来。

王体乾代皇帝下旨颁发给靖难之役遗留下来的数十位国公后人,训斥一番,并严厉警告,国公府的人都心惊不已,唯恐新帝那他们这些贵胄开刀立威,不过他们却没有想过自己还不够资格,立威的人普天之下只有一人,那便是魏忠贤。

一日之后,率领着数十名骑兵的曹文昭来到了京师,刚到京师后,朱由检便召见了曹文昭,嘱咐他一定要协助洪承畴完成差事,曹文昭是孙承宗的旧部,虽然被调离辽东,却不敢有一份不满之意,在加上入京后职位定是要往上升上一升,搞不好还能坐上三大营的镇守总兵呢?

再过两日,风尘仆仆的洪承畴来到了京师。

朱由检下旨让洪承畴与曹文昭共同进宫面圣。

太和殿中,没有文武百官上朝的盛举,下面只站着两个人,一人相貌堂堂,眼睛之中充满着精光,一看便是睿智之人,此人便是洪承畴,而另一个人孔武有力,皮肤黝黑,此人便是前两日朱由检见过一面的曹文昭。

洪承畴这个人在历史上面的争议很大,有人说他为了满清能够融入汉族,做了很大的贡献,也有人不买账,说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大汉奸。

而这几日的时光,朱由检也想清楚了,海瑞那样的人能有几个,洪承畴被俘虏后,曾经宁死不屈,作为君主的皇太极一直礼遇有加,动心也是人之常情,只要自己一直表现出明君的风范,或者大明朝不像上个时空中那样不堪,为了贤明,他相信洪承畴会一直忠心于自己。

朱由检看着二人道:“朕经过深思,把你们二人从辽东,陕西调任到京师,便是想让你们精心合作,替朕把永乐年间威名赫赫的三大营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