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曙光

按道理,大军渡河,步兵应该先行,这是常识。因为步兵可以在渡河之后,在对岸建立营寨,防止有人偷袭。骑兵的效果要差很多。一般来说,骑兵应该是夹在中间渡河的兵种,属于前后都有保护的宝贝疙瘩。

公子岐的问题真不好回答,但是有人能给出答案,至于说对不对,就不知道了。这人就是一直被忽视的公叔简。

公叔简开口道:“可能是赵军后方危机,骑兵速度快,可以快速增援吧?”

他不是军队指挥官,甚至连军队作战都分不清楚的技术官员。但是他的回答却附和所有马邑官员的心情,他们并不是孤军作战。

公子岐激动道:“是边将主,一定是边子白,他成功了。”

这下子,连端木方都很吃惊,边子白手中的兵力真不多。虽然看上去比马邑的军队多一些。但也是多的有限。想要靠着上军那点兵力,威胁到赵军的后方,真不容易。因为赵军的后方,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卫赵边境,而且距离邯郸又很近。

万一赵国邯郸的大军要出动了,边子白手里的那点人马在野外,真不是赵人的对手。

端木方不解道:“公子,公叔大夫,你说的是?”

“在我离开平邑之前,上军就已经派遣得力干将带兵偷袭赵军的粮道。同时可能对赵军的后方产生威胁。”公叔简可不敢把话说圆满了,赵军的后方重地是在赵国的陶丘。卫国什么时候有胆子将军队放到赵国的国土上作战了?

“谁带兵?”

端木方不同于公子岐,他考虑的问题更多一些。

公叔简有种芒刺在背的难受劲,仿佛是被审问了一般,可是此情此景,他又不能不说,而说出来,他真的办不到啊!他不过是一个受命于边子白,在平邑建造防御设施的司空府官员而已,排兵布阵的事,边子白会和他说?

这简直就是天荒夜谭。

只能自己在心底里琢磨,他也清楚,公子岐这些人的勇气都快要耗尽了,随着马邑城内伤亡的士卒越来越多,伤兵营的哀嚎和痛哭声,已经让人陷入了一种极度的恐慌之中。如果公叔简再傻乎乎的说:“没有援兵,没有援兵啊!”

他用自己朴素的价值观都会判断出来,自己会被认为被欺骗了的愤怒的士兵和军官撕碎在军营之中。

毕竟,他是带着边子白的命令而来,让上万马邑将士苦守待援的罪魁祸首。如果这上万士卒注定要死,那么也是被他给害死的。

公叔旦忽然想到一个人,在平邑的时候一开始还经常见到。实际上,因为边子白很懒,很多事情都是下一个命令,然后有专门做事的属下,有专门检查的官员,还有突然袭击的亲信,反正他是不会把事情揽在身上不放手的上司。这样的上司很可爱,会给属下极大的发挥空间和锻炼的机会,同时还会在属下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

作为上军副将,苟变和公叔简接触的机会很多,从城防防御,防御设施,甚至连民夫和工匠的安排也会经常沟通。可是公叔简很快就发现,苟变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