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忤逆

但是赵军不一样,赵氏一直坐镇晋国北方,公族也好,公室也罢,都有从军带兵的传统。出优秀将领的概率要比魏国大得多。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庞爰虽然能带兵打仗,但是他一不是公族,而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在邯郸受到冷落也是情有可原。

这方面,庞爰早就感受到了。

但他并没有想着改变,他能做什么?

迎娶赵国的公主?

还是让儿子去迎娶赵国公主?

别说就算是他这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想法被实现了,他真的敢迎娶赵国的公主?赵国女人的开放程度,绝对不是庞爰这种老传统能够接收得了的。而赵国公主,尤胜。赵氏的主母曾经连家里的马夫都没有发过,他敢和国君攀亲戚?

这不是把庞氏往火坑里推吗?生下孩子该姓谁都不知道,留着是个祸害;不留是条思路。

至于要在公子重面前寻求表现,庞爰更是满不在乎,在他看来,公子重不过是公子之中的失败者,虽然他是太子之后唯一被重用的公子,很可能在太子登基之后,被立为国相。但是身为公子,国君的继承人之一,失去了争夺储位的战争之后,就失去了一切。而庞爰是赵国带兵将领,也是国之重臣,投靠一个失败的公子,哪怕最后公子重真的成了赵国的国相,也绝对不能和这个人走的太近。统军将领和公子相近,本来就是国之大忌,对于国君也好,储君也罢,绝对属于不识抬举的一类人。此举不仅仅是害自己,连带着把公子重都可能害了。

自己的儿子怎么会生出如此愚蠢的念头?

这让心头的怒火一下子被勾搭起来了,脸色阴沉道:“我庞氏立足于朝堂之上,不是因为我庞氏攀附权贵,而是因为我庞氏在战场的战功。这一点,我要你记住。另外……”

“公子重还不配我庞氏投靠。”

作为统兵大将,只得投靠的人只有一个,国君。除此之外,在特殊时期,太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赵章的折腾劲,赵国的重臣们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这家伙活不长。哪里天天醉酒游戏在宫中美女之中的国君会长命百岁的道理?这不是扯吗?

要不是赵章的年纪实在不算大,估计赵国的重臣们都开始要私下里谋划国君薨毙之后的战队了。

这时候投靠太子自然是一个不错的政治投资,但是庞爰也有自己的苦衷,太子不喜欢庞爰,对太子来说,他可以选择的人很多,庞爰之前一直在边塞,很少有机会接触太子这是一方面。同时,赵氏宗族有不少能力出色的子弟,能够取而代之,这是另外一方面。其次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不会太信任一个父亲赵章提拔上来的将军,用自己身边的人岂不是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