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只的表情和比卫公更加坚定,近乎于同仇敌忾的架势。可在心里早就骂开了:“某要是知道如何对付赵军,还用你当卫公?”
从来没有过的心累,让丁只想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可是卫公姬颓还在絮叨:“投靠魏国已经是底线,如果俯首称臣,让祖宗蒙羞,颓如何能安心。”想来想去,卫公还是问到了边子白指挥作战的过程。
好在丁只是亲身尽力的人,说起当时的场面之危急,战况之激烈。边子白的临机应变,故意引诱赵军的做法,将战斗的主动权一直牢牢地攥在手中。还有国相子思看中的苟变,在战场上的应变也非常出色。虽说在他的指挥下,禁军损失了一百多人。
但这是禁军本身战斗力不强导致的,根本就不能怪苟变的能力不足。
卫公听到边子白用‘却月阵’不断的绞杀赵军,仅仅几个回合,就将赵军的锐气消耗一空,甚至最后连像样的进攻都无法组织起来的时候,心头猛然一亮,似乎找到应对赵军的办法。
当丁只说完之后,姬颓陷入了沉默之中。他这是在思量其中的得失,投靠魏国他已经做了。但如果卫国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咸鱼姿态的话,很可能魏国最后也会忽视卫国的要求,甚至产生吞并卫国的心思。打是一定要打一场的,而且还要打赢,就算最后魏国出面,也不能让赵国好受了。
想到此处,卫公姬颓舔着干巴巴的嘴唇问道:“那个,边境战事一起,我大卫是否能独支片刻……”
丁只凌乱了,他跟了卫公几十年,自然知道姬颓说的是什么意思。压根就没想过卫国能够在两国边境打个你死我活,卫国根本就没有这份自信。姬颓想要说的是,卫国是否能够支撑到魏国的援军抵达战场,替卫国报仇?
“君上,河西之战连年不绝,魏国也不可能抽调多少军队。”丁只很委婉的告诉姬颓一个现实,魏国帮忙是肯定的,毕竟是盟主,小弟受了委屈,要是不出面他这个当大哥的肯定没面。但要是想着能对赵国怎么样?恐怕真的是想多了。
再说了,赵国的国都距离帝丘才不到三百里,真要是把赵国逼急了,拖入国战。对于魏赵来说都是无法承担的后果。
卫公姬颓也只是想一想,奢望魏国能够成为他的保镖肯定不现实。琢磨了一阵之后,叹息道:“可惜,年少未知可期也!”
文绉绉的说了这么一句话,说的是边子白。年纪太小,未来能够成长什么样,都无法预料。显然卫公不认为现在的边子白拥有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尤其是在他很不了解的指挥作战上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