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76章

而放在平时有沈安禧在,哪里还论得上沈安福坐老夫人身边?虽然沈安禧年龄不是最小的,但绝对是沈家最得宠的人,就连老太爷老夫人都只唤她乳名‘小宝’,往日里只要沈安禧过来请安,老夫人眼里可就真的是再没了其他人。

沈安福这小妮子恐怕是,跟沈安禧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学了’好听的话不要钱,拼命往外蹦’那一套。

“老夫人,也让培风认认兄弟姐妹们。”耿氏故意打断老夫人与沈安福说话。

站在姜堰后方的浅丝眼神闪了闪,自姜堰进着大厅以来,浅秋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生怕在场的人冒犯了公子。可见他甘愿下跪请安,心下虽有不甘,但还是恪守本分未多说什么。

而此时,她注意到姜堰右手食指微动,不多不少正好三下。这习惯性无意识的嘲讽动作,浅秋会意,浅秋不自觉地也露出一丝讽笑。

想来公子并不真的认可沈家小辈,这样也好,昨日她便打听过,沈家少爷小姐一共可有十一位,若一群人待在一起,日后可有的忙。

浅丝的反应不小,不过好在现在这种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丫鬟,是以并没有人发现她的异样。

“小辈们等下让他们自己去了解,我先给你介绍几位婶子?”沈老夫人说完之后,还不忘将看向姜堰,询问他的意思。

“怎么?瞧着跟我与看中同一件饰品的是沈家小姐,便想欺负我?还黑的说成白的。”陈双儿下巴一抬,颇为嚣张地道。

女坐贾商眉心一颦,暗恨自己早该将牡丹金钗拿出来,不然不会有这番争辩。空口无凭,这下她怎么做都是错,铺中还有其他客人,不能扰了其他客人的兴致。

陈珊儿怕再与沈家人发生冲突,她们的处境会更加不堪,赶忙呵斥陈双儿,好让她闭上嘴巴,“双儿,你无理取闹了。”

陈双儿白眼一翻,她早该知道陈珊儿是个胆小鬼,不能对她有所指望,当即冷笑一声:“是的吗?姐姐刚才在此,东西明明是妹妹先看中的。姐姐何故怕沈家仗势欺人而责怪妹妹,大庭广众之下,他沈家人还敢明抢不成。”

在陈珊儿两人争吵之际,阿宝早已来到柜台另一端,指着一支镂空银簪,“既然如此,我要这支。”她才懒得与陈双儿争执,不仅费口舌,还浪费她时间,想到若是会少玩半刻钟,她就心疼。

姜堰面色如常,悄然跟在阿宝身后,不多不少落于后阿宝半步,刚好挡着陈双儿,时刻提防她暗中使绊子。

珍瑞和一共四位女坐贾商,每人守块地方,阿宝所去的地方正是另一位着粉衣的女坐贾商。眼见着粉衣女坐贾商将银簪拿出,正准备递予阿宝。

陈珊儿一笑,将银子置于柜台之上,“两根银簪我全要了。”

粉衣坐贾商将刚刚一切全看在眼中,推拒陈双儿,“那支簪子沈小姐先看中,要卖也是先紧着沈小姐,更何况您拿出的银子只够买半支簪子。”

陈双儿紧捏裙摆,她确实囊中羞涩。母亲不怎么让她碰银子,月例只刚刚够用。原是想着将沈家人恶心走就离开,没料到珍瑞和的坐贾商竟会直白的说她钱不够。

现在陈双儿骑虎难下,只能梗着脖子道:“我先下定金将东西定下来,免得届时被人抢先。谁先出钱,东西便是谁的,理是这个理吧?”

“陈二小姐当真是好大的气派。”姜堰淡然出声,嗓音清冽,“珍瑞和开门做生意,咱们看中什么,陈二小姐便阻止咱们买什么,这么搅和生意,难不成珍瑞和是陈二小姐家的?”

陈珊儿暗叹一口气,显然是陈双儿的所作所为,她这个姐姐压根招架不住,可是她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将沈家得罪狠了,只得硬着头皮,垂眼回道:“姜公子说笑了,小妹不过是同沈小姐开玩笑,上次惹了沈小姐不快,如今想借此给沈小姐赔个罪。”

姜堰唇角微扬,只笑不语,看似柔和,但无端让陈珊儿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窜到头顶。

陈珊儿从姜堰这里无从入手,当即捧着银簪,缓步走向阿宝,眼神无害地看着她,“还请宝小姐见谅,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姜堰视线随之落在银簪簪尾尖锐的部分,拉着阿宝退后几步,将其交于一旁无事的沈图南,自若开口,“若我不曾记错,陈二小姐前日才道过歉,是不是觉得沈家是宽厚人家,便随意践踏污蔑?”

沈家在江宁府赫赫有名,往日茶余饭后谈论无外乎便是沈家二爷又做了何好事,从未传出有过仗势欺人。乍一听这话,珍瑞和中其他人均是浓浓地兴趣,众人随未明目张胆的围观热闹,但耳朵却是时刻立起来凝神听着。又听姜堰所言,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有人想向沈家泼脏水。

支付宝首页搜索“9495827”领红包,花一分钱即可支持正版只见一双青缎白底饰黑边小朝靴出现在眼前,上金线绣草绶带鸟花纹,精美轻奢。

待那少年弯腰入屋,见其容貌,众人均是一惊。

少年一袭石青香堇八团绯绫排穗褂,腰间以黑色镶金带束腰,清华尊贵,气度不凡,如明月清辉。长眉若柳,身如玉树,楚楚谡谡,清雅高迈。

姜堰一进房间,便见屋内坐着四人,其中一位紫红鎏金点翠镶玉抹额的精瘦老妇人在上首坐着。

老妇人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一根根银丝藏在黑发中,一双深色眼眸微微下陷在眼窝里,含笑看着他。

按照规矩,小辈第一次拜见长辈时应该行跪礼。姜堰环顾一周,并不见屋内摆有团蒲。

又想起沈老太爷对他说过的话,让他谨记自己的身份,既然他如今的身份是清和郡主的外孙,沈老夫人的侄孙儿,再此请个安也未尝不可。

“小子姜堰拜见老夫人。”

姜堰屈膝下跪,冲着老妇人磕了一个头。

沈老夫人杨氏看了一眼下方的姜堰,旋即眼敛微垂,隐藏起因姜堰行礼,而闪过了惊讶之色,笑着冲姜堰招手,“快快起来,真是个懂规矩的好孩子。”

姜堰闻言,顺势起身,走向沈老夫人,任由沈老夫人上下左右的打量他。

他眸中自始至终都含着清浅的笑意,面上依旧神色如常,没有任何为难。

沈老夫人见少年不过十二岁的年纪,就已经初见风华,行事进退得宜,不由得点头。又记起自京城传来的消息,原以为这性子是还该磨练磨练,可今日一见,坦坦荡荡没什么不好。

“真真是像极了。”模样气质均是像极了那人。

沈老夫人语气感叹,眼中不由得浮现追忆之色。

姜堰也似是想起了什么,垂下眸子。

旁人皆以为沈老夫人因为见了姜堰,而想起了自己在京城的亲人,气氛顿时有些沉重。

就连叶氏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用余光看了一眼两位妯娌。

耿氏刚被苏嬷嬷气着了,如今还是一副不理人的模样,另一边的柳氏虽说是三弟沈原水的妻子,可因为沈原水是妾室所生,柳氏在老夫人也这里一直是个尴尬的存在,属于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的人。

上一辈的恩恩怨怨,牵扯到下一辈纠缠不清,现在也只能叶氏开口。

“表少爷通达明透,也让我家那个浑小子看看表少爷,让他好早些沉稳收心。”

叶氏的话音刚落,苏嬷嬷怕沈老夫人忧思过度,连忙接过话头,“是呀,表少爷一表人才是福气,府内少爷小姐以后也多了一个伴。”

四十多年了,老夫人与清和郡主这么些年的联系全是书信。后面的几年,和安郡主离世之后,彻底与京城那边没了来往。从京城跟过来的人,到如今也只有她还留在老夫人身边,她就怕老夫人太过思念故地故人伤了身子。

沈老夫人点了点头,又将视线落在姜堰身上,“可取了字?”字一般是男子弱冠之时由长辈赐予,但也有比较受长辈宠爱的孩子,家中长辈早早就给取字,沈家几个孩子已经有了‘字’。家人唤字以示宠爱与亲近,老夫人不想因为‘字’,让姜堰觉得他被沈家排斥了,故有此一问。

“取了,家里给取字培风。”姜堰答。

‘培风’二字一出口,叶氏顿感耳熟,故出声询问姜堰,“二字可是出自《庄子·逍遥游》?”

姜堰颔首,“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