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油尽灯枯的时候是什么模样。
柳阳觉得那是他最不愿回忆的画面。他回太原去见了苏大家一面,也去见了小姐一面。小姐在他走后的第三天,死了。
他知道他此刻的形象并不好。头发蓬乱,衣裳有许多天未洗,散发着汗臭和酒气,他原本英挺的面孔显得憔悴不堪。兴许杀猪匠也比他干净清爽。断臂处包着一圈圈白布,白布有些发黄,还有浑浊的药味。
他是搭着农夫拉草料的牛车来见顾姜的。只因他把所有的盘缠花在了酒馆里。现在的他犹如一只丧家之犬。
“见过了?”
柳阳抬头,雪白的人影逆着光坐在窗前,阳光披在他的发上肩上,巍然如山,纹丝不动。顾姜不会露出他这般愁苦的模样,天压下来,他的眉毛也不会皱一下。
这样真好。
“见了。”柳阳跪在厚地毯上,手指死死抠进大腿里,“……她迟早会杀了她自己的。她认不出我了……她竟把我当作石观音。”
顾姜的声音充满让人平静的力量。
“活着就有希望。时间会治好她的。”
“你们需要分别一段时间了。”
柳阳垂头不语。
顾姜问他,“你去见过小姐了?”
“见了,她……”柳阳不知道该怎样描述了。一个快死的人绝谈不上好看。
“她说了什么?”
“没有,她已不能说话了。”柳阳说,“她给了我一封信。”他从油腻的衣襟里拿出来一封皱巴巴的信。封口被蜡封的死死的。
顾姜把信封撕开,抽出一张薄薄的纸筏。纸张是经了许多工序的,又柔软又结实,透着淡淡的梅香。
小姐用的就是梅香味的香包。这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极淡的微苦药味。那药味突兀地扎在馥郁中。
的确是她的风格。
她刻意,且大大方方地展示了她病痛缠身的事实。
顾姜突然很想知道她写了什么。一个困于病榻的垂死者会写些什么呢?大概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但小姐不,她只留下两个杀气腾腾的字。
她的字当然很娟秀,那两个字的意蕴也很好,像是纸筏上浮了两朵莲花。
她写道——“小莲”。随后她用朱笔划去了这个名字。
这纯然是小姐的手笔。
她的想法和顾姜不谋而合。
顾姜又看见纸角上一个细如蚊蝇的小字——“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