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为了避免恐慌,谢夫人这样的妇孺是不该这么快知道军情的,但无奈谢岚留下的恩德太广。
哪怕和他政见不和的人,在不危急性命重大利益的前提了,多的是人愿意救下他的妻女。
“谢夫人,吐蕃已经攻下三县,劫掠十村,最迟明日就会到达边城,还请您和令千金速速离开。”一位将军急急说道,边说边恨不得以身相代,命人收拾细软行李。
边城百姓已经在秘密转移了。
谢夫人很镇定,既没有露出惊慌之色也没有要半点离开的意思,反而出乎意料皱眉问起了原因,“大军离开不过六日,三县十村,可是出了什么意外?”
这也太快了。
来者对她的问题稍稍惊讶,闻言迟疑了一瞬,还是答道,“前三日吐蕃毫无异动,驻军警惕稍松,谁知吐蕃军队避开把守重地,潜伏在边缘村落,于两日前同时发动进攻,附近驻军救援不及,损失惨重。”
他顿了一下,语气沉重,继续道,“哪想这又是吐蕃的又一诡计,趁着驻军救援,防守松懈,吐蕃大军一举攻破把守重地,如今已直奔边城而来。”
边城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个普通城池,唯一不凡之处在于运输粮草快捷,水陆皆可直达,因此谢家军营地驻扎在这里,边城对于谢家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蓄谋已久。
听完后,一瞬间,谢婉脑海里闪过这四个字。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事,最有可能的就是夏朝和吐蕃达成了共识。
不然以往年吐蕃在谢家军手上的斑斑败绩,吐蕃断无可能有胆量再次将目标对准谢岚,下车后,直奔谢家军营地而来。
明显是想要损谢家军的颜面,或者能一举除掉更好。
“边城内还有多少驻军?”沉思过后,谢夫人缓缓开口,边城驻军通常是由谢家军一力负责。
来人也知她要问的是还有多少谢家军在此处。
“……五千。”
出乎意料的少,谢夫人缓缓摇头,“吐蕃多骏马,你觉得我们逃的掉?”
“不如愤而一搏。”这话谢夫人说的掷地有声。
搏?怎么搏?来人认为谢夫人是在说笑,气急反笑道,“夫人,您知道吐蕃来了多少人马吗?”
不等她回答,来人自己答道,“五万。”
五万,整整五万人马,足以证明吐蕃的决心。
一比十,这是个让人近乎绝望的对比,尤其是在战场上。
谢夫人不是少不更事的儿郎,出身将门世家,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懂一些兵法。
“我明白,”谢夫人语气坚定道,并没有因为对方刻意的打击而丧气,“可是没有人拖延时间,百姓是逃不掉的,离这里最快的援军也需要两日赶回,我们必须拖延至少两日。”
来人张了张嘴,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您……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