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九十一章(二更)

刘悠悠又是两眼一包泪,吧嗒吧嗒的诉说着在搭伙家庭吃饭的苦楚。来阳石子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这群知青来说,农村最大的问题一是吃饭,二就是卫生。

听着刘悠悠在那里说着搭伙家庭难以忍受的卫生问题之后,温欣也隐隐担心起来,吃粗粮不要紧,和稀粥也不要紧,但食品卫生那确实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那我跟谁家搭伙?”听了刘悠悠的哭诉,温欣也着急了。

“还说呢,人家梁高子同志主动要求你去他家搭伙。”林静推了一下温欣的腿,挑了挑眉。一脸戏谑。

“哦”其他两个也看着温欣打趣。

这几天知青们对温欣的感觉是又爱又恨,爱她是因为温欣经常晚上在宿舍煮饭煮菜,时不时的大家都能打打牙祭,恨得是温欣表现太好了,每天梁高子都会给她满工分,还时常夸奖,引来一众嫉妒,今天那梁高子又当着整个大队的面要求温欣去他家搭伙,平白无故的惹出了这些闲话。

温欣也没想那么多,她担心的是梁高子家的卫生问题,如果也是一样糟糕,她得准备自己做饭了。

因为温欣晕倒的事大队上都知道了,因此队上特批了温欣两天病假。

第二天天不亮,知青们就下地了,温欣被她们吵醒也就没再睡,起来洗漱,出去倒洗脸水的时候看到一个人站在院墙外。

“梁同志?”温欣有些意外。

梁高子正站在门前迟疑,抬头看到温欣早上刚刚洗过的白生生的脸急忙转开眼,不敢跟温欣对视,却在院墙上放了一个饭盒,支支吾吾的说,“温知青,队长昨天不是分配说你上我家搭伙么……你……昨天又饿晕了,我怕你吃不惯食堂的饭,早点就给你带过来了,你……你吃吧。”

梁高子跟赵胜军一样,七十年代的汉子,都是一样的纯情害羞。梁高子说完了话,温欣还没来得及说句谢,他就提着农具匆匆的走了,温欣匆匆走过去站在门边喊,“谢谢你,梁同志。”那人的脚步迈的更快了,急急忙忙的走着,转眼就不见了人影儿。

温欣无奈的摇摇头,拿起矮墙上的饭盒,还热乎着,打开饭盒,里面是一个煮熟的鸡蛋还有一张饼,是粗粮细粮混合的那种大饼。

其他几个女知青的嫉妒不是没有道理的,梁高子是种粮能手,家里没有负担,一家五口人,父母下面三个儿子,都是劳动力,家庭条件在阳石子也算得上是相当好的,看这伙食就知道,现在都能吃上粗粮细粮的混合面了。

温欣回到宿舍,想到昨天刘悠悠描述的那家人家怎么做的窝窝头,她到底都没鼓起勇气下口,敲开那个水煮鸡蛋吃了。

下午下工的时候,梁高子的娘特地绕到知青宿舍来,热情的招呼温欣去她家吃饭,这搭伙都是安排好的事情,况且温欣早上还吃了人家一顿饭,更不好意思不去了。

高子娘和她的一帮老姐们儿特别热情,几个人笑眯眯的拉着温欣的手往家走,一边走还一边打量议论,“到底是城里的姑娘,长得可真俊。”

温欣被她们看的浑身不得劲,急忙岔开话题帮梁高子娘提东西顺便把今早梁高子的饭盒放在她的篮子里。

梁高子的娘看了一眼温欣,扯着嗓子自豪的说,“我们高子去年可是咱们阳石子生产大队的种粮能手,听赵队长说,过两天那奖状就发下来了。”

“是呢?今年奖励甚呀?去年不是说奖励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洗脸盆?”

“那可不,今年还不知道呢,那去年的光景比前年还好,咋地也得比洗脸盆还好的东西。”

北方女人大都豪爽,这一帮老娘们儿们尤其是,爽朗的说话声就没停过,种粮能手的话题随着几人的步伐已经传遍了整个阳石子。

梁高子家有个挺大的院子,有正房有偏房,房子看起来比较结实,比温欣他们的草坯房宿舍要好的多,高子娘带着温欣进了里屋,屋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大炕,在炕梢有一排炕柜,柜子上放着几床叠成长条的被子。

“看,俺家的被垛子高哇,姑娘,你去这村里看看,这满阳石子你都找不出几个比俺家被垛子更高的人家来了。”高子娘自豪的说。在七十年代,被子的新旧程度,被垛子的高矮,是一个家庭富裕还是贫穷的象征。

温欣笑笑,讲了两句称赞的话。

来搭伙自然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温欣主动提出要帮忙做饭,高子娘推脱了两下,但见温欣这么勤快,到底乐呵的答应了。

晚上要做两掺面饼子,两掺面就是白面和玉米面混合起来的面,粗粮喇嗓子,但是掺着细粮之后,吃起来就舒畅许多。高子娘显然以此为豪,“温知青,要不说就你命好,那昨天搭伙的那么多家人家,你看看谁家能吃上两掺面……”。

温欣眼看着高子娘一边说一边就要把她的手放到面里搅和了,急忙阻止,“婶子,你还没洗手呢。”

高子娘愣怔一下,两掺面的话题被打断,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正面看看,反面看看,“这又不脏,又没土。”抬头看了看温欣,无奈的说,“你们城里来的就是事儿多,这老话儿都讲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但是还是看在温欣的面子上双手在那看不出颜色的围裙上蹭了蹭,又伸出来给温欣看,“这下行了吧。”

温欣尴尬的不知作何表情,看了眼旁边放在柜上的脸盆,“婶子,我还是去打点水把,正好我的手也没洗呢。”

温欣刚拿了脸盆,但高子娘劈手就夺走了,“这个可不能用,这可是高子去年拿回来的种粮能手的奖品,这不能用。”

温欣看着那个白色的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洗脸盆,合着人家的洗脸盆是放在柜上当摆件儿的。

高子娘放好了脸盆,一边嫌弃温欣多事儿,一边还是拿了水瓢,帮温欣倒水洗手,在温欣的坚持下,高子娘也洗了个手,家里没有肥皂,温欣就算不满意也只能作罢,她也算是了解了昨天知青们的苦楚。

梁家的几个男人在高子娘的饭做好的时候也都回来了,梁高子见温欣也在家里,眼睛尴尬的都不知道往哪里瞟,“你……你来了啊。”

温欣点点头,端了食物进去了。

梁高子是家里的老大,其他两个弟弟看起来没比他小多少,温欣一进门,就看到两个弟弟围着门口的一口水缸,就着一个水舀子喝水。温欣刚刚进门的时候,也见高子娘这样喝水,还问过温欣喝不喝。

水是从井里打上来的,存在水缸里,大家都是生着喝,一家人共用一个水舀子,温欣不敢细想,急忙端着碗放到了桌上。

梁家人用的是炕桌,一个小桌子放在炕上,大家豪爽的甩了鞋在地上,一起热热闹闹的围坐在桌边吃饭,温欣来了,几个男人都挺局促的。

高子娘是心疼儿子的,刚烙出来的大饼,直接就塞了到了几个儿子手里,温欣还没来得及开口说洗手的事,那边已经吃上了,温欣就闭了嘴。

这一顿饭下来,温欣对梁高子家算是印象深刻,这样的卫生环境,也彻底断了温欣想要在阳石子搭伙的念头。

吃过饭,温欣放了二两粮票和两毛钱。

其实今天高子娘这么热情的找温欣来家里吃饭也是因为这个,知青们在各家搭伙,都要交一定的伙食费,眼下食堂的粮食还没分下来。因此昨天知青们去各家吃饭的时候,都给了粮票,高子娘今天上工的时候听到其他家说的时候,早就心痒了。

眼下得了钱,高子娘立马喜笑颜开。七十年代的家庭,除了按时去地里干活赚工分,几乎没什么进项,知青们到家里来搭伙,无形之中又是一笔家庭收入。

不一会儿,小黑子拉着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过来了,男人提着一个布袋,看着温欣的篮子,“咋卖?”

“三分钱一块,五分钱两块,□□票。”温欣急忙说,她熟悉供销社各种点心的价钱,因为不确定好不好卖,给枣糕定了低于供销社其他点心的价格,但是比点心渣稍高一点。

那男人痛快的掏出一毛钱和一张票据,“来四块。”

温欣笑呵呵的收了钱,用准备好的纸包了四块红枣糕给他,那男人把东西放在包里走了。

正式开张的温欣看着旁边的小黑子,一点不吝啬的夸奖,“小黑子你可以啊,哪找的人,你咋知道他要买?”

小黑子腼腆的一笑,掏出兜里刚刚那个他说是要回去给他娘和妹妹吃的纸包,“镇上的人都没见过红枣糕,我给他尝了一块,他就买了。”

温欣看着小黑子,忍不住赞许的摸摸他的头,揉乱他的头发,“你还真聪明啊。”

小黑子显然有点不习惯这样的称赞,红着脸跑开了,说是再去拉人。

有了小黑子这个神助攻,温欣的生意渐渐好起来,小黑子卖完了鸡蛋就就一直帮温欣拉客,等他纸包里的试吃品都吃完了以后,温欣大篮子里的红枣糕也卖的差不多了,温欣算了算今天卖的钱,一共赚了两块六毛三分钱,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票据,五十斤的红枣钱出来了。

温欣拍拍屁股上的土站起来,“行啦,卖完啦,咱们走吧。”

小黑子探头看到了温欣篮子里的枣糕,“那不是还有吗?”

“不给你娘和你妹吃啦?”温欣笑道。

小黑子尴尬的挠挠头,“那个,她们不吃……不吃也行。”

温欣眯着眼看着他,“那哪行?小黑子,卖钱不卖钱的那都是小事,好东西得留给家里人吃。”。

“小黑子,给我两块枣糕。”温欣正和小黑子数钱傻乐,听到一个好听的女声。

一个梳着辫子包着头巾的女人站在她们前面,温欣好心情的笑笑,“刚刚卖完。”

这女人刚刚就站在离温欣十来米远的地方,也是来卖东西的,她抬头看着温欣篮子里剩下的几块,“那不是还有吗?”

温欣笑笑,“哦,这个是自己吃的,不卖。”

那女人从自己包里掏出一把挂面,“我从别人那换了点挂面,拿这个跟你换。”

那挂面又细又白,跟温欣以前生活的时代见到的超市里卖的挂面一样一样的,只不过没有包装。

温欣有些震惊的瞧着眼前这个女人,这人……这人也是穿越来的!

温欣还没从震惊中回过味儿来,小黑子在旁边拉拉温欣的袖子,“姐,换吧,这面金贵,红枣糕我们不吃了。”

说完也不等温欣答话,利落的自己拿纸包枣糕,

那女人温柔的说,“两块就行。”

小黑子包了枣糕递给对面的女人,“月如嫂子,给你。”

名叫月如的女人笑着接过小黑子递过来的纸包,把挂面递给小黑子,冲着愣怔住的温欣微笑的点了一下头,转身走了。

温欣傻了,半天才反应过味儿来,这人就是原书女主,刘月如!她带着空间来的,里面藏了不知道多少好东西!这才是金大腿啊!

“小黑子,你认识她?”

小黑子把挂面放在篮子里,“嗯,她是我们村赵大哥的媳妇,就是我胜军哥的嫂子。”

温欣确认了身份,是金大腿没错了,书中她经常到这黑市来换东西,看来以后说什么也要抱紧这只金大腿。

温欣正在沉思,突然被人撞了一下,一个黑色的身影从她身边一闪而过,唰的一下,温欣低头一看,手上的钱和票据全部都不见了。

“姐!”小黑子在旁边尖叫一声,然后就提着篮子迈着步子飞出去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