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北上河北

关羽与张飞对视一眼表态道,不过这一下可把刘备噎的够呛,他深深的看了关羽一眼,对他的这个兄弟着实是有些无奈,关羽勇则勇矣,但有时候真的是有些太刚。

刘备站起身,他来回的踱着步子,显得略微有些烦躁和沮丧。按照他原本的计划,关羽擒下车胄,刘备就可以通过陈登与糜氏的势力顺势接下徐州,同时将车胄交还给曹操,这样就可以减轻曹操对他的忌惮。只要接下来曹操与袁绍开始交战,刘备便有了充足的时间来发展自身。等到曹操和袁绍拼到两败俱伤的时候,他便可以或攻曹操或北上攻伐袁绍,则大事可成。但现在,车胄被杀,而且是被灭族,恐怕此刻的曹操心中首要的敌人就从袁绍变成了他刘备了。但也许关羽说的也有道理,他刘备自认也是一方英雄,或许示弱于敌的确是可以带来稳定发展的机会,但一味的逃避也不能解决问题,他与曹操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唉!也罢,事已至此也只能从长计议了。”

想通了这一点,刘备不在纠结,他走到关张二人的面前,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然后重新坐回主位接着说道,“既然我们与曹操之间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那么各位有何良策抵御曹贼?”

从“曹操”变成“曹贼”,众人明白刘备已经彻底下定了决心,刚才那种凝重的气氛立刻一扫而空,关张二人也退立在刘备的身侧。二人刚一退开,从众人之中便走出一人,刘明义发现,这个人居然是之前夺徐州城时出现在城门楼处的那位中年文士。

“玄德公,我有一计,可保徐州安宁。”

中年文士自信满满的说到。

“哦,元龙有何计策快快道来。”

刘备一听大喜忙问道。

“我们可以派遣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河北,与袁绍约定共击曹操,则徐州可保万无一失。”

“善!”

刘备一听立刻应允,他环视一周手下众人,目光很快便停留在一人身上,“公佑,此事非你不可成啊!”

听到刘备亲自点将,众人之中再次走出一人,却是别部司马孙乾。

“主公放心,必不辱使命!”

“公佑此去困难重重,需要什么尽可提出。”

或许是刘备也感到此次河北之行过于艰难,虽然孙乾什么都没说,但刘备还是忍不住问道。

孙乾正要摇头,但他却好似突然想起什么一般回望一眼身后,接着便对刘备一拱手道,“无它,只德福同往足矣!”

啊!正抱着吃瓜群众心态看戏的刘明义忍不住叫出声来。

夺徐州的过程比刘明义想象中的还要简单,没有大兵团的厮杀,没有摆开阵势的对垒,甚至他一度以为会出现的惨烈的攻城战也没有出现,整场战争下来,只有一个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哦,这么说或许不对,应该是一家人。

徐州城刺史府门外,刘明义随着众人跟随主公刘备正向城守衙门行进,无意间发现这边有许多士兵正不断的从府内拖出一具具尸体,这些尸体大多数是男性,但其中不乏也有妇乳与老人,但唯一相同的是,这些人脸上的表情都停留在了惊恐之中。

“这是怎么回事?”

或许是这样的惨状实在是太过于骇人,身为这一群人的主公的刘备不得不拉住府门外一名看似正在指挥的士卒问道。

被拉住的军士是一名有些年长的老卒,岁月让他的鬓角染上了斑白,但长年的军旅生涯则使他丝毫不显老迈之色,他的声音虽然有些嘶哑,但力度却十足。刘明义认得这人,这是张飞的部下的一名什长,军士们常常称呼他为“老王头”。

老王头正在指挥他手下的士卒有条不紊的将拖出的尸体搬上一架架驴车,突然感觉自己的手臂被人捉到,一惊之下回头一望,却见拉住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主公,大汉皇叔左将军刘备。

“拜见主公!”

老王头赶忙双手交叠在胸,单膝着地道,但没想到的是,他的膝盖才一弓下,身体便被对面之人扶住。

“老卒不必多礼,我且问你,此间发生何事?”

不愧是刘备,不论对待何人都是那么的亲切随和,刘明义偷偷观察众人,果见一众人等眼神中都透出了莫名的激动。

那个老王头同样是受宠若惊,他感觉自己的心底里腾的涌出一股热血,恨不得立马献身给面前之人。不过当老王头意识到自家主公是在询问眼前之事,心中不觉有些难以言喻。

“你照实回答就行,我保证没人会为难你。”

刘备这人极善于察言观色,他一眼就看出了老王头似乎有些为难,不过他并没有选择用身份去逼迫对方,而是对对方做下保证,同时他还转身环视众人,众人皆是极其聪明之人,纷纷应和。

“唉!其实是三将军,他带人杀了车胄一家老小。”

老王头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啊!”

………

徐州城城守衙门大堂内。

刘备正襟坐在主位之上,他的面前立着一将,却是在徐州城外一刀斩杀了车胄的关羽关云长。大堂的两侧,刘备势力的一干众人分立两边,刘明义也在其中,只不过所处之位在末流之处。不过正因为如此,他反而是处在了最可以看清大堂之内所有人表情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