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
云英使劲一甩想要脱开刘明义的胳膊,但一个弱女子又怎么能甩得掉男人紧合的双臂呢,眼见甩脱不掉,云英留下两行清泪竟哭了起来。
“别哭啊,我发誓无论如何都会救出她!”
最不能见到的便是女人的泪水,刘明义赶忙替云英擦拭起来,同时他一手指天发誓到。
“嗯!”
见刘明义发誓,云英还能怎么办,只得点点头同意。
“得福!”
就在这时,刘明义只听背后响起一身轻咳,转身看去,却见刘备正站在后院门口看着他们。
“主公,何事?”
刘明义赶忙放开云英上前对刘备施礼道,同时他心中也有些疑惑,不是刚刚才告辞的么,难道是那两份文书又出了什么篓子。
“呵呵,这位便是你说的那名女子吧。”
刘备先指着云英呵呵一笑问道,刘明义赶忙承认。
“小女子云英见过刘皇叔。”
云英同样施礼问好。
“无妨,正巧打扰了你们俩浓情蜜意我倒是反而过意不去,云英姑娘,你不介意我借你的情郎到旁边一叙吧。”
没想到刘备还有如此风趣的一面,刘明义在旁边听的哑然失笑,不过这也不奇怪,刘备原本就是一副忠厚长者的形象啊。
“皇叔但借无妨,小女又岂敢介意。”
云英脸一红退向一边,显然是有些害羞刘备刚才称刘明义是她的情郎。
见云英退开,刘备朝刘明义招了招手示意他跟他过来,刘明义连忙走了过去。
“主公?”
刘明义与刘备一直转过了院门才停下,刘明义赶忙开口问道。
“得福啊,刚才有人前来传令,说曹操欲招我进朝堂有事相商,我恐此事对我不利,特来向你请教。”
刘备探眼看了一下四周,确定无人偷听,他才一字一字说给刘明义听。
“主公为什么不向孙先生与简先生求教?”
刘明义一下愣住,他有什么能耐能让刘备请教。
“孙乾、简雍二人忠心有余但终究谋略不足啊,反倒是你,我看你这次做起事来游刃有余,故特来请教。”
刘备诚心一拜说道,这下刘明义也不好推辞,只得认真的想了想,突然一个念头从他脑中闪现而出。
“皇叔此去,恐怕是那曹操想用皇叔领兵去征讨袁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可千万不能错失良机啊!”
虽然不知道为何这件事情居然提前发生,但除此之外也再无其他线索,刘明义大胆猜测到。
(未完待续)
返回刘皇叔住处,已经是黎明初至,趁着夜色尚在,刘明义敲响了后院的大门,开门的还是那个老汉,他诧异的看了一眼刘明义身后的女子,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将两人全都让进院中。
顺利完成任务,刘明义让云英等候在后院中,他独自一人来到正堂,一夜未眠的刘备正等在那里。
“事情怎么样?”
一见刘明义归来,刘备一下子站了起来,虽然是一夜未眠,但他的脸上竟丝毫看不出疲惫。
刘明义并不搭话,他从怀中掏出小盒子,并亲手打开取出里面的两张布帛,赫然便是书有血字的“衣带诏”与记载着参与起事的花名册。
“刘兄弟,真是辛苦你了。”
一看刘明义手中之物,刘备一下子激动的走上前来双手接过,然后他又一把拉住刘明义的双手,紧紧的握住不放。
“幸不负主公所托。”
直到这时刘明义才开口说道。
“好,好!天赐明义与备,真乃备之幸也。”
刘备说完一展花名册,仔细对看,却见册中最后两字正是他亲笔所写“刘备”二字,自此刘备再无怀疑。
“不知主公打算怎么处理这二物?”
刘明义开口问道,刘备看了一眼刘明义,又看了看手中二物,略一沉思说道,“将此二物一把火炬之,则再无明证。”
“不可!”
刘明义其实一路上早就思索过这个问题,他故意问刘备便是为了作个引子,“主公,花名册虽然可毁,但'衣带诏'不可毁啊!”
“为何?”
刘备不解问道,既然这两件事物都对他不利,按照常人所想自然是越早毁掉越好。
“'衣带诏'之后可留有大用!”
刘明义解释道,他没有明说,因为刘皇叔乃当世人杰,有些事情只要点到即可。
事实上确实如此,听到刘明义的建议,刘备恍然大悟,他一拍大腿呵呵一笑说道,“幸有贤弟,否则备必误大事矣。”
刘明义双手一辑,表示此乃小事,不足挂齿,但他谦虚的态度却让刘备更是欣赏。
“明义啊,我观你年岁也不小了,可有取字?”
“取字?取什么字?”
刘明义愣了一下,他仔细回忆但不记得刘备在他临走时有交代过去取什么东西呀。
“呵呵!”
一看刘明义一脸茫然的样子,刘备一声轻笑,“也对,你自幼离散父母,又多得村人照料,恐怕从没进行过冠礼,这样吧,我替你冠以表字如何?”
刘明义完全不懂刘备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他点了点头表示愿意让刘备替他表字。
“嗯,明义……”
刘备背手仰天走了几步,忽的转身对着刘明义一笑,“莫不如取得福二字如何?”
“德芙?”
牛奶香浓,丝般润滑,一股甜味仿佛在口中弥漫,咽了口唾沫,刘明义刚才差点就留下了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