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义更加疑惑,他的印象中这人似乎并没有和整件事情有什么太大关联。
“哎—别提了!”那人叹了口气,神情忽的有些落寞起来,“这事都怪我,当时官兵来了,他们问还有谁参与了此事,我以为对方是要嘉奖见义勇为的行为就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谁知……”
噗噗——
刘明义没忍住笑出声来,这不就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吗,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用同情的眼光看着那人。
与此同时,许都皇宫内的朝堂之上,汉献帝刘协正打着哈欠看着眼前争论不休的朝官们,按理来说晚上是不会办公的,但谁让白天突然出了一件大事。
匈奴王的使臣手下的几个侍卫居然在天子脚下被几个平头百姓殴打,愤怒的使臣扬言如不严惩凶手,那么匈人的铁骑必定踏平中原。于是小小的斗殴成了一件影响甚巨的政治事件,曹丞相连夜召集群臣在大殿之中商讨此事。但刘协不乐意啊,这事大臣们商议不就行了,干嘛还要让他这个没话语权的傀儡皇帝旁听,平日这个时候可是他与后宫妃子们赏月作乐大好时光,在他来看不就是几个平头百姓们,杀了就是了,匈人使臣不就是想要这个结果,耽误了他与爱妃行翻云覆雨之事才是大事。
气宇轩昂,一身大红便袍的曹操站在龙案前方,他双眼不断的扫视着下面,群臣莫不毕恭毕敬的跪在那里。
“白日之事,众人可都知否?”
拖着长音,曹操一脸严肃的问道。
“知也!”
众人皆答。
“既然已知,众人以为如何?”
曹操又问。
“丞相,臣以为匈奴使臣所提要求实为不妥。”
双袖翻飞,一头发斑白的中年人走出位列说道,朝堂之上,天子面前,该做的礼节此人一步不少。
“哦,文若啊,哪里不妥?”
曹操看向此人,严肃的神情稍有缓解。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操手下重要谋士之一的荀彧荀文若,此人官至侍中,深得曹操器重。
“匈人,乃边荒之蛮夷是也,堂堂大汉,上邦,岂可轻易示人于弱。今使臣之言,实有威逼之意,不可允之。”
荀彧说完,众百官中不时发出赞同之音,曹操闻之,亦深感赞同。
“文若此言差矣,照汝之言,岂不坏了丞相大事。”
位列之中又走出一人,此人容貌有异,且百官皆为黑服,独独此人与众不同。
“依我之言,怎就坏了丞相大事?”
荀彧高声质问道。
“奉孝,文若之言岂能坏我之事,请试言之。”
曹操将目光移向那人,眼光闪烁,嘴角含笑,只因此人是他手下所倚重另一谋士,此人姓郭名嘉,深得曹操所爱。
“丞相,请问丞相,今丞相大敌为何?”
郭嘉不答反问。
“今吾之敌,无非河北袁绍,扬州袁术,荆州刘表。”
曹操略一思索立即回答道,徐州吕布刚平,刘备、张秀也已归降,曹操势力一时大增近半,这让他不免心生傲气。
“丞相所言极是,然北方还有一敌不可不防!”
郭嘉一辑说道。
“还有一敌?呵呵,奉孝还请明言。”
曹操思索片刻,然后笑着问道。
“匈人乃我大汉天敌,自武帝始双方便时有交战,无不想除对方以后快,及至董贼祸国,迁都长安,洛阳凋敝,北方门户大开,匈人之威胁便如头悬利剑,丞相以为然否。”
郭嘉佩佩而谈道。
“然也,匈人之威胁,吾一直铭刻在心,岂会忘却。我刚所言乃燃眉之急耳。”
曹操心中猛地一跳,他把这茬事完全忘了,但此时众人皆看向自己,他怎会轻易认错。
“丞相英明,然今日之事如若不除,恐远火及身也。”
郭嘉说完走回列为坐下,他已经将自己的意见表述完毕,剩下的就看曹操如何决断了。
曹操不停踱步,他的眼中不时有凶光迸发,如今之事最好的做法就是牺牲关在狱中的三人以求匈人使臣平息怒火,然而事情真的这么简单么?曹操可没有忘记,那些匈人当街行凶,并意欲强抢三名女子之事,如若杀死那三人,百姓又该作何感想。况且事有凑巧,那三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三名爱女,于公于私他都不该枉杀那狱中那三人,这事情到底该怎么办,他真的有点左右为难了,突然他看向百官之中坐着的一人,此人面色沉稳,端坐如山岳,正是刘备刘玄德是也。
“玄德公,你意如何?”
曹操心中虽然一直在戒备刘备,但他心底也不得不承认,此人才是他这一生最认同的那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