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维奇尔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法国将领们对土耳其人是一点儿也没有放在眼里,唯一稍稍忌惮的只是英国人而已,不过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自己是处在有求于人的地位上面,而且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奥斯曼帝队也确实在欧洲强国面前节节败退,所以他们也只能忍受这种轻视。
而他也看得出来,法国人就是想要趁着英国人还没有正式到来先抢占一个有利位置,让自己处于指挥战争的优越地位。所以,本着他一直以来的亲英立场,他不愿意让苏丹在这个时候被法国人过于影响——以至于站在和英国人不同的立场上,本质上土耳其还是更仰赖英国人才能保存自己。
这种礼貌而毫不迟疑的回答,让法国人面面相觑,而他们也从苏丹君臣的态度看了出来,土耳其人是坚决不肯做任何让英国人不高兴的事情了。
“既然这样的话,我想您也说得对,等到英国人到来之后我们再进行协调。”特雷维尔元帅虽然态度依旧礼貌,但是比刚才更加冷淡了几分。“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必须修整好自己的营地,这样才能为接下来到来的法队提供足够的居所,另外,我们还需要在土耳其和法国之间架设电报线路,以便让我们可以尽快和本土进行联系。”
“正如陛下之前承诺的那样,我们会竭尽所能为您的军队提供便利,您可以做任何您觉得有必要的事情。”大维奇尔马上回答。
他们当然看得出来,因为他们的拒绝,法国人已经不太高兴了,所以现在为了安抚法国人,也只能答应他们提出的所有条件,毫无疑问法国人会作威作福,但是这是挽救帝国所必要付出的代价。
“谢谢您,先生。”特雷维尔元帅的脸色总算稍微好了一点。
就这样,在最初的谈判之后,法国人和苏丹君臣完成了交涉工作,尽管各自心里都有些不甚满意,但是他们终归是达成了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妥协。
在觐见之后,苏丹殷勤地邀请法国将领们参加宫廷的盛大宴会,而法军将领们自然也不会推辞,他们陪同苏丹君臣一起,为两国之间的友谊和战争的胜利举杯庆贺。
“英国人会感激这些土耳其佬的,他们没有让我们活剥了他们。”在宴会来到最热烈的部分时,埃尔欣根公爵凑在元帅耳边说,“作为感激,英国人会把这些人都活剥了的。”
“意料之中。”老侯爵平静地回答。
{}无弹窗在场的土耳其人都是久经沉浮的聪明人,他们当然听得出来,所谓的高加索攻势,无非就是一个委婉的借口,想要让法军和土军各自行动而已,他们也只想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进行战斗,而不愿意全方位地介入到土耳其和俄国人的战线当中。
所以,在高加索地区,土耳其军队只能独自面对俄国人了,以土耳其军队如今的实力和士气,无论如何都难以抵抗锐气正盛的俄国人的兵锋,可想而知,这是毫无胜机的战线,顶多只能拖延时间,搞不好还会出现溃败。
所幸高加索地区离伊斯坦布尔距离遥远,就算在高加索溃败也不至于让整个帝国伤筋动骨,元气还能够保住——当然,前提还是法队真的能够完成他们的承诺,靠自己和英国人的力量击败俄国人。
“我们会承担起我们应尽的战争责任的,同时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维持住战线,让贵队可以以最大的自由来进行自己的计划。”在最初的郁闷之后,大维奇尔勉强镇定了下来,不愿意让自己显得有些进退失据,“不过,我们同样认为,协调一致的外交立场以及互相之间遥相呼应的军事行动,是牵制俄国人让他们顾此失彼然后赢得最终胜利的必须条件。”
虽然他口头上说得很强硬,但是从“遥相呼应”之类的话语当中,已经做了立场上的让步,委婉地同意了法国人的要求,愿意在高加索战场上承担完全的责任拖住俄国人的一部分军队,条件只是各国之间要协调立场。
而这也正是土耳其人最为担心的事情,如今各国云集,一起来帮助他们来对抗俄国人,但是他们完全清楚,这一切绝对不是因为英法等国对土耳其人有什么特殊的好感,他们只是为了不让俄国人肆意扩张自己的影响力而已,而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可怕的情况——英法的战争目标和土耳其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对英法来说这是他们在为荣誉和影响力而战,而对土耳其来说这是他们在为帝国的生死存亡而战,他们最怕的就是英法在某个时间点上突然决定不打了,然后单独和俄国人媾和,而那时候对孤军奋战的土耳其人来说自然是十足的灾难。
所以土耳其人乐意在一切问题上对英法让步,但是唯独需要一个英法会力挺他们到底绝不会中途抛下他们的保证。
土耳其人的心意,在场的法国人们心里自然也十分清楚,处在这个环境下,既然苏丹和他的重臣们这么懂事,他们也乐于给予他们一些镇定剂,以便继续得到他们的配合。
“在政治立场上协调当然是在所必须的。”法国驻土耳其公使德-卡利尼男爵马上就开口了,这种外交上的问题自然是由他来发话的,“我们打算和英国人一起,同贵国签订秘密协定,约定我们这几个盟国绝对不私自和俄国人谈判媾和,而且一定要在保障土耳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情况下才能结束这一场战争。”
“这真是太好了!”高踞在宝座之上一直沉默不语的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苏丹这时候欣喜地露出了笑容,他终于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劲才重新维持镇定没有失态。
接着,苏丹看向了自己的大维奇尔然后下令,“相关的条约必须尽快签订,这是帝国现在最为紧迫的事务。”
“是。”苏丹的首相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