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和解与通牒

“您可以跟我详细解释一下吗?”

“当然了,陛下。”夏尔点了点头。

…………………………

就在夏尔在自己的家中领受奥地利皇帝陛下的雷霆之怒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圣彼得堡,正同样经历着同样的狂风暴雨。

因为比巴黎早了几个时区,所以这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彼得堡的天色已经变得非常昏暗,乌云阴沉地笼罩在大地上,仿佛预兆着接下来将有一场风暴来临。

就在彼得堡的帝国外交部当中,俄罗斯帝国外交大臣卡尔-罗伯特-涅谢尔罗迭阁下,以和天气一样阴沉的表情,看着对面的法国大使德-维耶尔先生。

他在1780年出生于德意志,此时已经年过七旬,早已经老态龙钟,花白的头发和已经消瘦的身躯让他看上去肃然起敬,而胸前佩戴的勋章则一览无余地宣告了主人的地位。

自从罗曼洛夫王朝中期以来,帝国的外交事务都交给了这些德意志过来的专业外交官,而这些外交官们以自己的技巧和冷酷,一直协助这个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纵横捭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开疆拓土。

这位已经为帝国供职了半个世纪的老外交家,如今已经成为了帝国的外交大臣,也即是首席大臣,是帝国沙皇最为仰赖的重臣,沙皇陛下还封他为伯爵,让他真正地成为了帝国贵族。

按理来说,他已经在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当中锻炼出了无比的耐性和镇定,可是此时,他原本的风度和镇定都已经被抛到了,怒气已经爬满了他的面庞,让他几乎无可抑制。

因为,就在刚才,大使直接过来他的官邸求见了他,然后向他递交了一份最后通牒。

抛开无数纷繁复杂的外交辞令,这份通牒十分明确——它宣称法兰西帝国无法坐视俄罗斯帝国破坏之前协议和欧洲和平的举动,要求俄国人马上停止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同时以最快速度撤回已经攻入罗马尼亚境内的军队。

通牒在最后说,如果俄罗斯帝国不按照此项要求行事的话,那么法兰西帝国将不得不以武力来保卫欧洲和平。

“这就是你们的最后通牒吗?”在片刻的忍耐之后,大臣阁下的愤怒终于抑制不住了,他对对面的大使吼了出来,“你们竟然能够做出如此无耻的举动吗?”

“先生,我们认为这是拯救欧洲和平和欧洲文明的必要之举。”相对于大臣阁下的愤怒,大使却要镇定地多,“我很遗憾,可能我给您带来了一个不让人高兴的消息,但是,经过我国政府的慎重考虑,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这种断然行动来保卫法国和欧洲的利益。”

一身正装的大使不慌不乱地站在大臣阁下面前,既镇定而又风度翩翩,又带有那种几乎永恒不变的冷漠,这就是决裂的信号。

“荒谬!”大臣阁下打断了大使的话,“为了异教徒而对基督徒兵戎相见,这是对上帝的背叛!你们会因此受到恶果的!”

“对我们来说,法兰西就是上帝本身,阁下。”大使仍旧镇定无比,丝毫不为大臣的咆哮所动,“根据我国政府的规定,您需要在今天晚上九点之前给我答复。”

“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们答复,请告诉你们那位匪徒皇帝吧。”大臣阁下冷冷地打量着大使,然后将通牒重重地拍到了桌子上,多年来的那种凌厉森严的外交家风度此时一览无余,“俄国将会以断然态度来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服务,它不会屈服于任何国家的威胁!我见过那位拿破仑皇帝的末日,我也可以再见证另一个的末日!你们去领护照吧,我希望我下次能在巴黎看到你们!”

“那么,我很遗憾,阁下。我不得不宣布,从晚上9点开始,我国和贵国将进入战争状态,阁下。”大使躬了躬身,然后退出了房间。

{}无弹窗“您可以武装中立,但是您必须表态,这就是我们和英国人的意见!请接受它!”虽然从言辞上来看,夏尔十分礼貌,但是此时他已经昂然站了起来,毫无畏缩地看着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显然这并不是一个请求句式,而是明显地包含有“您最好这么做”的意味。

也正因为夏尔的这种态度,所以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满面怒色地看着夏尔,他一生下来就是王子,成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也已经几年了,从来都是别人战战兢兢地恭维他,小心翼翼地服从他的命令,哪里受过这样的对待?

他气得脸色发白,夏尔相信如果他有这个能耐的话,他一定会将自己拉出去吊死。

不过非常可惜,他没有这个能耐,恰恰相反,他现在有求于自己,而且夏尔还说得十分明白——这是英国同法国的共同意见,在现在的欧洲乃至世界,还没有人能够把这种意见淡然视之。

而且,他是有意这么说的,他就是要当面让这位皇帝陛下恼怒,给予他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他知道自己的能量。

因为他知道,弗朗茨-约瑟夫绝对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相反他从来都可以冷静务实地面对现实。

在原本的历史上,1866年他被普鲁士打得溃不成军,从此告别了德意志,眼睁睁地看着普鲁士成为了德意志的主宰,然而在之后,他却又在普法战争结束之后马上对普鲁士靠拢,并且成为了普国的一个坚定盟友,以便对抗俄国人——夏尔现在给皇帝的难堪,不可能有历史上普鲁士人给他的更多了。

由此可见,这位皇帝陛下绝对不会不知道变通,相反他会屈服于压力,他会选择听从更有力的人的话,而夏尔现在就是要在皇帝陛下心中培养这种印象。

在这种让人窒息而又难堪的沉默持续了许久之后,夏尔终于重新展露出了笑容,他轻松地摊开了自己的手,主动做出了一个表示和解的手势,“陛下,我十分理解您现在的心情,但是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我们不得不这么做,还请您谅解我们。”

皇帝陛下没有说话,只是冷眼看着他,显然心里还是怨愤难消,似乎不屑于再跟他多说。

不过,即使是皇帝陛下也知道,现在这个形势下,既然英法两国已经协调起了行动,那么他就很难再改变什么了。

而且,现在不管怎么说他已经得罪了俄国人了,那么哪怕心里对法国人、对波拿巴和特雷维尔两个人十分恼怒,但是他也只能暂时忍耐,他不能把所有人一次都得罪光。

被人耍弄一次的感觉确实十分难受,但是他只能暂且忍耐。

“诚然,我们事前没有告诉您就直接作出这样的举动可能会让您感觉有些突兀,但是我得跟您说,这是对您最有利的举动。”夏尔不慌不忙地继续说了下去,“有时候良药苦口,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药苦就不喝了,您说呢?”

这番无耻的话,让皇帝陛下气得笑了起来。

“特雷维尔先生,不得不说,您们已经赢了一阵了,干得十分漂亮。所以如果我是您的话,我会心里窃喜,享受胜利的喜悦。”年轻的皇帝冷冷地看着夏尔,“但是作为有教养的贵族,我认为我不会去再作威作福,沾沾自喜,讥笑别人的困窘,因为这会给我带来一个敌人,一个会一直记住这一切的敌人!”

虽然他说得是狠话,不过夏尔心里却十分高兴,因为他知道皇帝陛下这么说,无异于是在承认他已经默认了现实,只是扔下几句场面话而已——而放狠话本身就证明这位皇帝陛下拿自己没有办法。

“抱歉,陛下,我想我刚才还是没有跟您解释得足够清楚,所以您可能对我会有所误解。”夏尔仍旧微笑着,“作为特雷维尔家族的成员,我当然知道什么是风度,什么是尊重,我也喜欢适可而止的行事方法。”

“真可惜您玷污了这么好的姓氏。”皇帝陛下冷淡地回答。

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恢复了原本的矜持冷漠,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过这种讥刺倒是免不了的。

“但是这不是讲风度的时候了!我们这完全是在为了大局而考虑。”夏尔完全无视了皇帝陛下的讽刺,继续说了下去。“您现在已经看到了,英法两个国家已经决心为了保卫欧洲和文明而战,在这样的斗争当中他们是顾不上讲情谊的,我们需要每个人都表明自己的立场,以便让我们弄清楚谁应该友好谁应该打击,而您,作为一个大国的皇帝,我们更希望知道您的意见。如果在我们为了保卫欧洲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您却为了一些个人的考虑而选择暧昧不清地隐匿在背后,也许我们这些政治家能够理解您的苦衷,可是这会深深地伤害您在两国人民当中的形象,他们势必会问——我们的孩子在为保卫奥地利而死,为什么奥地利却无动于衷?这个问题我们是很难回答的,而如果民意因为这种愤怒而转变得对奥地利不利的话,那么就算我们两国的政治家想要和奥地利继续友好下去,恐怕也会顾虑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