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篱笆院子。
两人相对盘膝坐下,中间,一古老的茶壶,两杯清茶看,香气袅袅。
方寒自我介绍道:“在下方寒,多有叨扰!”
儒巾男子笑道:“在下陈阳明,这个村子里的教书先生。”
方寒想到刚才,陈阳明似乎早知自己要来,开门迎候一样,好奇道:”陈兄,如何知道我要来?“
“那方兄又为何,进入村子,没有做其他,而是直接来到我这里了?”陈阳明没有回答,而是问出了一句话。
两人相视而笑。
方寒是遥遥望见一缕浩然之气腾空。
看来陈阳明自己也知道,自己拥有浩然之气,同时也擅长望气,也是顺着那一股气,看着方寒走了过来。
陈阳明轻声道:“方兄,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武者吧?”
方寒点头,心中惊异,又是一个没有修行,单靠读书读出来的浩然之气啊,古之君子,不过如此罢。
坦坦荡荡。
与这样的人相处,让方寒多天紧绷的心都有一丝放松下来,有些轻松了。陈阳明道:“遥远处,我观你之气,血气滚滚,生机之强,极为罕见,但其中蕴含着更为驳杂的东西,有煞气,有杀气,有阴阳二气,颇为诡异,但我观你之人,却不像那
种邪异之辈。”
相传,古之君子,赤诚宽厚待人,刚正不阿,对邪异之人,邪异之物,邪异之事,天然相克,而且天然有感应。
方寒笑道:“经历太多,唯有心正!”
陈阳明楞了楞,哈哈大笑道:“好一句唯有心正!”
君子行事,唯有心正。
说来简单,做起来极难,天下万物,世间万事,诱惑太多,谁敢轻言自己能够做到心正?
上古年间,曾有大儒,即便没有修行,但一声沉喝,便可让邪祟之物消散。
后世人心变化,武者初心不在,读书人的心也渐渐变了,君子遗风更是逐渐消散。
一些读书人修行,只能借用当年,战死在这片苍穹之下的古之圣贤,留下的浩然之气了。
无论是正气,还是威力,都少了几分。
方寒苦笑,自己历经两世,心境截然不同,如果不是遇到那一帮朋友,如果不是遇到冷夕颜,或许,怀着上一世的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