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对非常著名,为刘备规划了未来几十年的国策,正是如此,刘备得以建国称帝。
刘备听后热血沸腾,想归想,真正实施起来是困难重重的。
刘备得荆州有几个条件。
第一点:刘表死,刘琦任江夏太守。
第二点:孙权联盟,共同抗曹操。
第三点:曹操打败仗,退出荆州战场。
第四点:三分荆州,曹操一部分,孙权一部分,刘备一部分。
曹操占南阳郡,孙权占南郡,刘备占荆南四郡,联盟后,孙权占南郡借给刘备。
诸葛亮的这个战略实施起来非常的成功,刘表是自杀,还是他杀,不好说,反正是死了,刘琦调任江夏太守,保存了实力,同时也让刘备收复荆南四郡,变得轻松,刘琮投降了曹操,也死了。
缺一不可,如果刘表不死,直接投降曹操,刘备大概只能跑益州去,刘璋给个地盘让他住,叫他去打张鲁。
如果刘琦不任江夏太守,刘备没有水军,没有收复荆南四郡的名义。
刘琦是刘表长子,拥有继承荆州牧的权力,刘琮为次子,继承是不合法的,也得不到支持。
曹操不吃败仗,一切都是枉然。
曹操不占南阳,兵马全退走,也没刘备什么事情,孙权会占领荆州,只有曹操大军压进,占距南阳郡,孙权才会感到压力,把重心放在防守江东策略上,将荆州借给刘备。
诸葛亮,鲁肃的政治蓝图都是三分天下,曹魏的智蘘团的想法呢?
可能没有人想几年内,十几年内平定天下,没有好处?
乱世建功立业,列将封侯,机会多多,天下太平有什么好处,曹操又不能称皇帝,曹魏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曹操不称皇帝,称皇帝区别还是很大的,曹操不称皇帝,大家都有一块遮羞布,匡扶汉室,重振朝纲,曹操称皇帝,大家遮羞布都不要了,诸侯都称皇帝,即使刘备,孙权被曹操收拾了,这天下叛乱再出英雄称王的多了去。
诸葛亮出山后,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这个官职是刘备自已设的一个官职,相当于刘备的军事参谋长。
刘备按传统封诸葛亮一个军师,有份无名,不够份量,其他官职都不适合,只有自设个响亮的名号,才能解决官职问题。
刘备当时的官职是左将军,豫州牧,张飞,关羽是没有职称的,关羽有个侯爵,汉寿亭侯,曹操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