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名存实亡,汉献帝成了摆设,曹操为什么还不称皇帝?
曹操怕死,皇帝那么好当的吗?
东汉末年,皇帝一年换几个,毒死,捂死,杀死。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看看曹操的子孙的结果。
曹丕篡汉后当了6年皇帝,病死了,攻打了一次孙权,大败而归。
曹睿继承皇位,当了13年皇帝,也病死了。
曹芳继皇位,240年继位,265被司马炎废了。做了25年皇帝,曹芳为什么当了这么久皇帝,大概是政治需要他活着。
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三代才统一华夏,将三国一统改朝换代称皇帝。
曹魏军阀集团代表着寒门将士的利益,司马懿呢?又代表着哪一方的利益?
世家门阀的利益。
曹操雄才大略,奸诈,智慧过人,才能驾馼这辆马车,而曹操一死,其子,其孙都没有这个本事,曹丕,曹睿是不是被人毒死的,这里没有证据,不过在那个时代,搞暗杀是非常流行的事情。
即然刘璋的别驾张松入朝廷曹操不待见,张松也只能另想办法,那就是刘备。
刘璋暗弱,其主不能守,益州奇士不得志,怀才不遇,只能寻思一雄主入川,天下大乱,各有想法。
张松,法正,孟达的想法是什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自我价值,还是为了权力,财富?满足个人欲望。
跟着刘璋实现不了,刘璋暗弱,很多建议能听,但是很少去实现。
张松在益州也算是位高权重,别驾,相当高官秘书,张松的哥哥张肃,绵竹太守,相当于市长,即然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还引一个军阀入川,脑子夹了吗?
显然不是,曹操迎献帝,灭袁术,克袁绍,征乌桓,统一华夏的脚步越来越快了,刘璋要么称臣,要么与曹操发生战争,刘璋不习军事,而刘璋又想继续做他的益州牧,割据一方,做土皇帝。
派张松入许都去探探曹操的态度,刘璋的条件是继续做益州牧,曹操你也别打我,咋们合平共处,等我哪天死了,你爱咋地咋地,即然是谈判,刘璋有条件,刘璋的代价呢?
可能是称臣上贡,花钱买太平,这就是张松入许都见曹操的目的,曹操将张松拒之千里,张松还没提出刘璋的条件,曹操就以直接拒绝了。
张松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曹操瞧不起他,投了曹操以后也不会受重用,即然这个新主子不待见自己,那只能找下一家。
刘备得荆南四郡,又跟孙权借南郡,一时有五郡之地,实力猛增,咸鱼翻身。
公元208年冬,曹操北还许都,公元209年-公元210年,周瑜,刘备夺取南郡,占领江陵城。
公元211年曹操关中叛乱,七月曹操亲征。
公元212年曹操平定关中叛乱。
公元212年张松,法正,孟达迎刘备入川,平定张鲁之乱。
公元213年曹操集结数十万大军再次南征孙权,攻破孙权江北大营,孙权领七万兵马亲征,两军相持濡须坞数月之久,各有胜负,曹操见不能胜,撤军。
孙权刚得交州,集结两州兵马,才有七万大军。
公元213年曹操称公加九锡。刘备入川。
公元214年曹操征汉中,打败汉中张鲁,刘备劝降刘璋,得巴蜀,曹操与刘备相持数月后退兵,留夏侯渊守汉中。
公元215年刘备集结十万兵马亲征汉中,法正为军师,黄忠为大将,争取汉中。
曹操坐阵长安指挥汉中之战,夏侯渊被大将黄忠斩杀,刘备得汉中。
公元216年孙权亲征,曹操发令张辽,张辽八百步骑大败孙权十万大军,接后曹操称王,立国。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张辽八百步骑大败孙权十万大军,为什么?
张辽真有那么力害吗?
演戏,曹操跟孙权演戏,曹操要称王了,曹操称王,孙权就可以称王了,刘备也可以称王了。
寒门将士跟着曹操,是将军,是朝中大臣,如果三国统一了,那个寒门将士什么都没有了,还要面临着秋后算帐,诛灭九族的灾难,同样诸葛亮跟着刘备可以做丞相,做尚书令,位高权重,曹操统一了华夏,诸葛亮能做什么,可能做个太守。
借用诸葛亮的一句话,徐庶,石广元投了曹操一个做了太守,一个做了典军校尉,都是国士,王佐之才,却只做了个百里之才的位置,太可惜了。
刘备入川,曹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放水。
曹操征乌桓大胜而归,益州牧刘璋曾派张松前往许都面见曹操,曹操却一副置之不理的样子,拒之千里,难道曹操不想得益州吗?
曹操是不想益州刘璋称臣的,不接受刘璋投降的。
刘表的别驾入朝面见曹操,曹操又许官,又接待的非常的客气。
刘璋的别驾入朝面见曹操,曹操拒之千里,赶走了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