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节目表演的是举大石,耍矛。
关羽的节目表演的是赤手空手,一打五,关羽经常偷豆时经常被人追着揍,一打五,一打十,应该不成问题。
这两个节目过后,再来个乡勇整队表演刺,砍之术。
刘备安排妥当后,就在桃园等待张世平到来。
几天后,张世平带着好友苏双前来。
刘备将两人引入校场,然后表演开始。
张世平,苏双看完后,觉得是那么回事,接着刘备又把汉高祖如何创业的故事讲了一遍,听得张世平,苏双热血澎湃。
张世平,苏双觉得有可为,就问刘备,你这还缺个萧何呀?
刘备说:以后会有的。
张世平说:这样好了,我有个帐房先生叫简雍,是我老婆的弟弟,我将他派给过来给你们管帐,同时帮你们打理后勤,怎么样?
刘备说:求之不得。
张世平问:你们需要多少钱?
刘备说:我们都还没有武器,先弄三把武器,三匹战马,打黄巾贼至少得招百乡勇。
张世平说:行,我叫简雍算一下,大概多少钱,分批给你们送过来。
就这样刘备拿到了第二笔投资。
第二种可能
刘备得张世平,苏双的赞助,可能是通过张飞拉的关系。
张世平可能是张飞的族叔,是个土豪,张飞是燕人,燕北多战马,张飞把这事说给张世平一听,张世平也清楚张飞的为人和武艺,乱世博富贵一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钱是小事,保命富贵是大事。
张世平没有那么多钱,又去说服好友苏双一起投资,这样刘备才有启动资金。
三国演义是小说,桥段非常精彩,就像我们写小说,写一段英雄救美,是虚构的,但是好看。
现实的怎么样的,我们无法得知,不过我们可以从生活的日常来看历史,用逻辑推理一些历史真相,当然笔者也是推理,让三国变得更平民化视角。
刘备的年少时的性格是和刘邦差不多,地痞流氓,好吃懒做,夸夸其谈。
地痞流氓行为,他也是有不同的。
刘备好吃懒做,喜欢喝酒吃肉又赚不到钱。刘备的条件是不允许每天喝酒吃肉的,以刘备的收入一个月吃二三回肉,喝一回酒都不错了,刘备卖草鞋,也不是天天有生意,有时生意好,买一回肉,回去煮着吃,没生意嘴搀了怎么办,去赊肉。
刘备可能还欠着张飞一屁股的肉钱,刘备嘴甜,也是磨练出来的,想吃肉又没钱,赊多了,人家就不赊给他了,他要想办法去哄骗张飞,这嘴皮功夫就练出来了。
有时候我们看事情,觉得他天生的能力,其实是跟阅历有关的,都是潜意识里练出来的。
关羽又是怎么认识的?
关羽一身绿衣服,并不是关羽喜欢环保,穿绿色衣服,而是生计所迫,关羽年青的时候杀了人,到处逃难,一没身份,二没职业,只能去地主家偷点青枣,绿豆来卖,勉强生计。
着一身绿衣服,是因为躲起来,不容易被发现。
刘备经常摆地摊看见关羽,两个人无聊,渐渐就熟了,那怎么跟张飞联系起来的。
我的猜测,可能是刘备和关羽去偷狗,然后跑到张飞桃园里去喝酒,煮狗吃酒,三个人就熟了。
三个人熟了之后,就结拜兄弟。
刘备知道乱世将至,心中有想法,刘备经常会跟张飞和关羽讲汉高祖的故事,两个人潜移默化,就往自己身上联想,开始做起了诸侯梦,将军梦。
没遇到刘备时,张飞和关羽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得过且过,过一天是一天。
遇到刘备后,想法就不同了,张飞对号入座就是刘邦的大将军樊哙,关羽对号入座可能是刘备的曹参。
乱世说来便来,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幽州到处都是黄巾叛军。
黄巾军首先是攻占县衙,杀官府,抢粮食,金银。
涿郡是幽州的省城,城高墙厚,又有重兵把守,所以没有被黄巾军攻陷。
几个月后城里贴榜,各州郡自行招募民兵自保,刘备一看县榜,就撕了县榜去找关羽,张飞。
刘备说:我们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