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不敢的,曹嵩死了,曹操就不是曹嵩的儿子身份了,而是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正直的大太监曹腾的孙子了。
同时夏侯惇,夏侯渊也顺带包装了一番,包装成汉初名将夏侯婴的子孙。
曹操有了这个身份就不同了,足以与袁术,袁绍进行政治出生的抗衡了,袁术,袁绍家族四世三公,袁术,袁绍连老子袁隗一样给牵连谋害了,曹操死个老爸,死几十个族人算什么,在当时并不算什么,政治需要。
第四点:曹操的爷爷曹腾提拔过很多当朝的股肱之臣,如张温,边韶等等,这些都是政治资源。
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是代表了一群追随者的利益。
在刘备看来,曹操就是为攻打徐州找借口,刘备为什么看得出来,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要煮了刘邦的父亲,刘备说你煮吧,记得分碗肉给我吃。
刘备常以高祖比之,如何看不出来?
曹操族人被屠杀一空,陶谦写信解释一番,曹操可不管这些,发兵攻打徐州,陶谦到处请人来帮忙,刘备仁义美名在外,被陶谦请到了徐州帮忙,刘备有这么正义无私吗?
刘备不正义,也不无私,刘备想通过提高名望聚集人才,刘备没有好出生,没有政治资源,只能通过声望来得到世家门阀,豪门旺族的认可与支持,希望名士,奇才投效自己。
戏志才干的这事,曹操是不知情的,曹操父亲死后,一年左右戏志才也死,是病死的,还是被谋害的,不得而知,但是肯定跟陶谦将领杀害曹操父亲及族人一事多少有点关系。
在通往权力巅峰,人生理想的道路上,牺牲总是难免的,而那些所谓的奇士,智慧卓绝的佐世之才,成为了献祭品,戏志才如此,郭嘉如此,就连周瑜,庞统,法正皆是如此命运。
曹操父亲及族人过境徐州,戏志才可以给他的好友,袁术身边的某一位重要谋士写封信,叫他去说服袁术,收买陶谦的某个校尉,或者袁术士兵扮成陶谦的士兵杀了曹嵩行行人,让曹操和陶谦发生战争,袁术渔翁得利。
这么有利的计策,袁术肯定是会同意的,袁术一心想攻占徐州,不过出兵无名,这个时候,有这么好的计策,怎么会不用。
曹操事后一想,戏志才一言,导致了自己满门被害,虽然戏志才是一心一意为曹操着想,出谋划策,但是这个事情总要有人背锅,曹操这个人又是心胸窄,记仇的人。
事后曹操肯定会偶尔的冷言冷语,甚至是暗喻讥笑戏志才,戏志才忧郁成疾,一病而亡。
戏志才死后,荀彧又推荐了另外一名奇士,郭嘉。
戏志才在曹魏集团前期是非常重要的,他助曹操平定兖州黄巾之乱,制定了很多的军事计划,是位旷古奇今军事天才,但他不是一位合格的政客,成为政治需要的牺牲品。
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桓帝在位时期。
曹操个矮,其貌不扬,大概就一米五的样子,你别看不起个子矮的人,这些人都很有天赋,光长脑子,不长个子。
曹操有个外号叫阿瞒,阿瞒的意思用我们现在话讲就是小骗子。
这个外号是他叔叔给起的,总角之时也就十岁左右的样子,曹操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玩,小孩子嘛,都这样,特别是官宦之家,曹操还是一个独生子女,那就特别的宠受了。
历史上曹操还有四个弟弟,为什么曹操跟他们不亲近,甚至历史名不见经传,只字未提?
我猜测可能是曹操的族弟,曹操的父亲曹嵩原姓不姓曹,不姓夏侯,可能姓张,也可能李,曹嵩的被曹腾收留后,曹嵩的父亲还有没有兄弟,我猜测可能还有一个兄弟,最后也改姓了,改姓曹,还生了几个儿子。
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家族历史背景,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曹操还有几个弟弟,曹魏的历史是没有详细记载的。
如果说曹嵩的还有二个儿子,曹操有二个弟弟,不可能只留一个其貌不扬,调皮捣蛋的曹操在自己身边陪养,不合逻辑。
曹嵩在京城做司隶校尉,家眷肯定要跟随自己身边的,为什么留在家乡。
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曹腾是大太监,曹氏族人不能来京城为官,曹腾对外称曹嵩是曹氏子侄或者是他母亲夏侯氏娘家的外外甥过继给他做养子的。
第二种:曹嵩的原族人必须低调行事,曹嵩的叔父或者是伯父改姓曹,但是也不能来京城,甚至不能和曹嵩,曹操有过多的联系和交往。
第三种:曹嵩必须融入到曹腾的家族圈子,夏侯氏的家族圈子里,与自己的家族要彻底的决裂,将自己包装成名相曹参的后人。
曹操的二个弟弟,曹彬,曹德,名不见经传,曹德更是被陶谦士兵杀害了。
曹洪,曹纯,曹仁,曹休历史上却非常的有名,可能是曹腾家族底蕴,首先是从小读书,习武,才有武艺和见识。
我们综合后面的看,曹操迎了汉帝,将曹氏族人都接到许都来,陶谦说我派人给你送过去。
结果曹操的族人全被陶谦的一个校尉杀害了。
典型的杀人灭口,死无对证,这是谁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