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3年五月,荆州来使,主母孙尚香被孙权接回江东,刘备之子刘禅被赵云劫下。
刘备叹气一声,便无下文,诸葛亮前往江东与鲁肃会务,达成共识,孙权不会出兵攻打荆州,全力防守曹操南征。
曹操定关中以有一载,大军休整一年,曹操准备九月待收秋粮,再次征讨孙权。
曹操府上请众文武,前来饮酒相商,议堂文武座满。
曹操发话道:“刘璋引刘备入川,攻打汉中,哪知刘备入川后,不攻张鲁,反要夺了刘璋基业,孤以定关中,此时大军休整以有一载,孤是先征汉中,还是先征孙权?”
曹操扫了一眼议堂,只等众文武畅所欲言。
席中荀攸发话,“关中虽定,但马超,韩遂余孽却未消灭,马超尽收陇西之众勾结张鲁以图凉州,主公可令一上将,领数万兵马平定凉州,消灭马超,韩遂余孽,再图汉中。”
曹操道:“公达所言极是。”
席中程昱接话,“马超铁骑世之无双,主公遣何人为将?”
曹操俯首思索,程昱又道:“汝倒有一计,可破马超。”
曹操道:“仲德可尽道来。”
程昱道:“马超收得陇西众将,一盘散沙也,马超此人唯利是图,不得众将忠心,主公可行离计之间,定能灭杀马超。”
曹操道:“仲德言之有理,不过依仲德之见,汝若三路分兵,一路攻汉中,一路剿灭韩遂,马超,另一路南征孙权如何?”
程昱道:“此计不妥。”
曹操道:“有何不妥?”
程昱道:“我等攻打张鲁,后路必会被韩遂,马超所袭也,主公先定凉州,再攻汉中,此上策也,分兵两路,一路剿灭韩遂,马超,平定凉州,一路南征孙权。”
曹操道:“仲德所言极是,是孤未考虑周全,只是这刘备若是得了益州,孤若想再取之便是甚难。”
曹操讲完便望司马懿。
刘璝一声令下,冷苞,张任攻打南门,刘璝,邓贤攻打北门。
城中庞统令魏延守南门,霍峻守北门,两门守得稳固,刘璝大军攻打一个时辰,损伤惨重,收兵回营。
刘璝大军休整几日,又起攻城,皆是无功而返。
半月之后,刘备大军前来,兵入城中,刘璝知城池难下,向刘璋请令,增调大军前来,刘璋接刘璝书信,召来众文武行军议。
堂中座了一半,刘璋叹道:“孤悔不该听诸公之言,妄听了张松,法正,孟达唆使,现刘备兴兵攻打,何将愿为孤挡之?”
主薄黄权道:“我汉中兵马不下二十万,主公可调其他路兵马前来围剿刘备,清野孤壁,死守关隘不出,不过数月,刘备无食,攻城无果,必会败亡。”
刘璋道:“可调何处兵马?”
刘璋讲完便看吴懿,吴懿乃是刘璋亲家,时任中郎将一职,州牧之下中郎将则是正职,军职却比那杂牌将军要高上一筹。
吴懿见刘璋望向自己,拱手行礼回道:“现刘璝大军五万,刘备大军四五万,旗鼓相当,我川中兵马还有十万可用,各城要守,可调兵马不过四五万,不可大军压上,若是一败,益州则不保也。”
刘璋道:“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吴懿道:“可叫我侄吴兰与雷铜领二万兵马增援刘璝将军。”
刘璋道:“二人尚是年少,不如由子远领兵前去增援如何?”
吴懿道:“主公有命,末将不敢不从。”
刘璋道:“好,你且提兵前往增援刘璝大军,围剿刘备。”
吴懿起身,拿令,退出议堂。
刘璋又问,“还有何人可为孤分忧?”
席中有一人,姓刘名巴,乃任刘璋军参议一职,此人道:“刘璝与吴懿皆非刘备对手,主公若非以为兵多便可以击败刘备?”
刘璋道:“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刘巴道:“只需主公守好关隘与城池,不与刘备战,且引百姓入关入城,不过一载,刘备无食,必败也,刘备基业不过荆南五郡也,可书信江东孙权,叫他起兵攻打刘备,再书信曹操,叫他派兵过清泥隘口,直取南郡,刘备担心荆州有失,哪还有心思攻打主公,必会引兵回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