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刘备入川,法正相迎

(备注:张松字子乔,法正好友。)

法正道:“此乃子乔夸大之词,使君莫要当真。”

刘备道:“恕备冒昧,有一事相问,望孝直一解其惑。”

法正道:“刘使君有话但讲无妨,法正定会知无不尽,言无不完。”

刘备道:“汉室倾危,奸臣窃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七州之地,带甲百万,战将过百,备有心兴复汉室,匡扶正义,孝直可有大略。”

法正摇头道:“刘使君不过荆州五郡,岂是曹操对手。”

刘备道:“忆往昔,王莽篡汉,倒行逆施,百姓不得活,揭杆而起而生赤眉,新野王刘秀募五百丁壮而出,一战而定汝南赤眉贼,后一路平叛,得天下英雄相投,经十余载扫平海内,推翻王莽新朝,重建汉王朝,才有今汉家百年基业,备不才,立志愿效仿祖宗,聚得天下英雄,兴复汉室,还天下壤壤乾坤,让百姓安居乐业。”

法正拱手道:“法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道:“孝直但讲无妨。”

法正道:“刘使君有意益州乎?”

刘备道:“益州乃季玉之基业也,季玉乃汝兄长也,汝何敢有意?”

法正笑道:“刘益州不通兵事,暗弱无志,若是盛世太平,巴蜀之地也算国富民安,此汉室危机存亡之秋也,怀玉必罪,刘益州如何能守天府之国也,此基业非一雄主不可据也,我观刘使君有英雄之志,雄才武略,此基业若为刘使君所据,必能兴兵强武,入主中原,兴复汉室。”

刘备道:“同室操戈,备不忍也,夺兄基业,备不耻也。”

法正道:“刘使君仁义,法正敬服,不过乱世之道,成王败寇,必有取舍。”

刘备道:“孝直有所不知,操奸备直,操诈备义,操狂备仁,每与操反,则事必成也,若如曹操那般,非备能为也。”

法正道:“刘使君真仁义也。”

刘备笑道:“备生性如此,让孝直见笑。”

法正道:“法正不过一粗鄙之人,怎敢笑话刘使君。”

刘备道:“子乔相言,孝直乃王佐之才,备望孝直为天下百姓计,与备共创一番大业,讨伐曹贼,还定中原,兴复汉室。”

刘备讲完,起身近得法正三尺,弯腰作拜。

法正起身将刘备身托起,讲道:“法正如何能受此大礼,若使君不弃,法正愿常在主公身边出谋划策,只是此事暂不可声张,若走露了风声让刘璋得知,法正性命不保也。”

刘备道:“席中皆是我之心腹,定不会走漏风声。”

庞统惑道:“卦向何显?”

诸葛亮道:“凤落平川之象也。”

庞统俯首思索一番,不得其意。

诸葛亮道:“不如我随主公入川,你守荆州如何?”

庞统道:“你精于政务,行事用正,此行入川,需一攻于心计谋士为主公出谋划策,我随主公入川乃是上选。”

诸葛亮道:“马季常往关中去,以有一载,此时需书信一封叫他回返。”

庞统道:“马超与韩遂能守几载?”

诸葛亮道:“以亮之见,不过一二载罢了。”

庞统道:“攻取益州时不我待也。”

诸葛亮道:“入川之事,越快越好。”

庞统道:“统也有此意,遂与孔明相商。”

诸葛亮道:“我明日便去见见张松。”

庞统道:“如此甚好,若无他事,庞统告辞。”

庞统起身,诸葛亮起身相送,送出府外。

诸葛亮从桌上着一竹简写字,马谡道:“可是主公书信刘璋有个效果。”

诸葛亮嗯了一声。

马谡继续道:“即是刘璋有心请主公入川平叛,刘璋谋士有意另投主公,不如叫主公入了西川,找个机会杀了刘璋,益州唾水可得也。”

诸葛亮笑道:“此事乃陷主公于不义也,主公岂会相应。”

马谡道:“若不杀刘璋,这益州何时能取?”

诸葛亮道:“士元自有办法,此事不劳我等忧虑。”

马谡道:“还能有何办法?无非择一合适机会,告诉刘璋主公有夺取益州之心,刘璋出兵攻打主公,主公为求自保,出兵攻刘璋罢了。”

诸葛亮摇头,“你却是能看出其中关键。”

马谡道:“古语有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伐罪吊民,以有道伐无道,却也算一个极好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