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道:“不知庞统谋略如何,我策一题,若你能答得备满意,定会许以重任。”
庞统道:“使君请道来。”
刘备正欲发话,可见衙外,鼓声响起。
庞统道:“主公座在一旁,定有百姓升冤,庞统先断公案,再与主公策对。”
刘备道:“好,我等三人,便站在这堂上充当你衙卫,看你如何断案。”
庞统笑道:“有劳主公。”
庞统讲完,望向张飞,“有劳张将军去将敲鼓之人带上来。”
张飞抱拳行礼:“领命。”
三人进入角色也快,皆是穷苦出身,也不计较。
十息过来,张飞领进来两人,一人民妇,一人卖肉屠户。
两人入堂后便跪在地上,两人齐声道:“我有冤情,请老爷替我等作主。”
庞统道:“民妇先说。”
民妇哭道:“请老爷为我作主,某一吊钱,落在地方,此屠户非要说是他的。”
庞统道:“将证物呈上来。”
民妇从怀中抛出一串钱,交给张飞,张飞呈上摆在案上。
庞统看了数息,却看不出异样。
庞统道:“屠户你再说。”
屠户道:“此钱却是我落在地上,此民妇硬说是从她袋中落出。”
庞统道:“可有证人亲眼所见。”
屠户道:“未有人证。”
庞统望向刘备,关羽与张飞,问道:“你等可有办法断其案也?”
刘备近得桌前,拿起一串钱,左看,右看,问道:“民妇,你可记得这串钱上可有记号?”
民妇道:“麻绳绑着,有百枚。”
刘备再仔细一看,确是如此。
马良,马谡来投刘备,刘备相聊一番后,收获良多,马谡被安排到诸葛亮身边做了书佐,马良以刘备从事一职出使关中马超。
马良走前推荐庞统,夸赞其才,刘备求贤若渴,三日后领着关羽,张飞,往汉寿县去,汉寿乃是武陵郡一县,后关羽便是封了汉寿亭侯。
刘备一行人,车马走了七日才至汉寿,刘备三人往汉寿县衙去寻庞统,一路走来,路遇几人农夫,刘备拦住相问。
刘备道:“你可知县太老爷?”
农夫道:“不知。”
刘备道:“为何不知?”
农夫道:“我却从未见过。”
刘备心中惊疑,做得县令,定会施号发令,贴于城中,公文,政令,皆由县衙发出,百姓官司也由县衙公断,只是百姓不知县令,县令又如何能治理好这一方百姓。
难道自己屈才,如果恃才不治政务,那也该为百姓做些实事,若是自己一日不来,岂不是苦了一方百姓,自己也是从县令干起,如果县令都做不好,以后如何能做大事,做事如何又有耐心。
刘备谢过农夫,继续前行,关羽,张飞满面愤容。
关羽讲道:“大哥,庞统此人,定是嫌弃大哥给了个县令,心中不爽,不愿为政。”
刘备嗯了一声,不置与否。
此前刘备与关羽讲,庞统此人有大才,军师诸葛亮与荆襄奇士马良皆是推崇此人,关羽知诸葛亮本事,能让有本事的人如此推崇,那肯定不凡,做个县令却实是有点屈才。
张飞道:“若是县令都做不好,如何能成大事,一方百姓都治理不好,即是有才,此人心术也是不正,若是不想做这县令,何必当初应了大哥,却是苦了这一方百姓。”
刘备对张飞所言,深有同感。
刘备道:“县衙便在前方,我等见到此人再说。”
三人不再言语,不过半刻步程便至县衙。
县衙门口却不见县卫把守,只见一邋遢瘦汉侧躺石台上喝酒。
刘备走过问道:“你可知这县卫何在,县令何在?”
此人望了一眼三人,并不理会,举起酒葫喝了一口酒。
关羽道:“定是一疯汉。”
张飞道:“我大哥问你话,你怎的不回答。”
此人讲道:“县卫家中农活要紧,请了假,县令,你找他何事?若是有冤你去敲鼓便是,若是无冤,别打扰我在此饮酒。”
刘备道:“你是何人,竟在此饮酒?”
此人道:“老汉心中苦,刚杀了自己好友。”
刘备斥道:“杀人偿命,与我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