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魏延谋刺,营中危机四伏

“马的,出的什么鬼主意,跟夏侯惇没什么两样,只是你讲出来显得更有学问一点。”

曹操最想知道的东西你不讲,曹操最担心的事情你不讲。

曹操最想知道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刘备。

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郭嘉认为刘备是个英雄人物,传言刘备常以汉高祖比之,以刘秀喻之,这么个可怕的人物你不提出来怎么应付,你去讲些连我武将都知道怎么干的事情,你这不是搪塞我,是什么?

荀彧要怎么讲,曹操才会满意呢?

曹操赤壁大败后,曾大哭郭嘉,言若是郭嘉在,不至孤如此。

郭嘉会怎么讲呢?

郭嘉曾讲过,刘备是个英雄,主公不能纵虎归山,程昱也讲过,刘备是个枭雄,主公要尽早除去。

荀彧不仅没劝过,还为刘备张过目,刘皇叔,左将军,豫州牧,都不是荀彧干的事情吗?

荀彧是当朝尚书令,以公正,正直著称,刘备又以仁义著称,两个心心相惜,君子爱君子。

荀彧战前不提醒,战后不负责,荀彧想做管仲,你曹操跟小白差远了,不仅差远了,还把权力紧紧的握在手中,简直是像极了要篡汉的王莽,你还让一群草莽之辈登堂入室夸夸其谈,有辱斯文,自己有生之年,可能都做不成管仲了,或许献帝是小白,又或者刘备也可能是小白。反正不是你曹操。

备注:小白指的是齐恒公。

如果郭嘉活着会怎么说呢?

备注:郭嘉这个人虽然也有理想,也有心事,但曹操打仗的时候他是卖命的为曹操想办法,不会藏私,不像荀彧这些传统的豪门士家,留个心眼,做布局落棋。

郭嘉若还活着肯定会提出几大核心问题。

第一点:孙刘联盟可行性,若是联盟,如何应对,如何用计,如何离计,如何使孙刘联盟的军事联合行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等。

第二点:推理曹军和孙刘联盟双方的优势和短板,若曹军能快速的攻下南阳郡,想再取荆南,收复荆襄全境,一是招降,二是渡江作战,假设渡江作战,这是曹军的短板,在这里怎么样布署水军协同作战等等一系列存在的细节问题。

第三点:分析荆襄人脉关系网与地理气候,投诚的荆襄士丈夫,流亡北士哪些是曾经与刘备有过交际,又走得近的,避免卧底和间谍从事鼓惑行为。

第四点:推演孙刘获胜,找到一些主观因素,孙刘联盟会使用什么样的战术,有什么计谋,离间还是瞒天过海,主导打水战还是搞策反战袭后路等,这些都要考虑进去,把短板补齐。

第五点:决策者意志,孙权,刘备会不会在主公得志,粗心大意的时给主公来个绝杀,又或许曹操文武中鱼龙混杂,有孙刘收买的内应,鼓惑曹操这个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做出错误无法挽回的决策。

郭嘉死了,这些话,没有人给曹操讲,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曹操在刘表死,刘琮降了之后,一时骄纵自大,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导致一败再败。

程昱在临战时开军事会议,提到孙刘结盟这个问题,曹操并没有太过重视,程昱不及鬼才郭嘉想的周全,程昱也说服不了曹操。

郭嘉能通人心,直言不讳,甚合曹操之心,能劝进曹操,只是郭嘉在三十六岁那年就病死了。

自有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谚语流传至今。

大营一角,有一帐蓬,虽黑灯瞎火,但仍有细语传来,帐中有五名曹兵正在窃窃私语,此五人皆为蔡夫人亲兵,贴身保护刘琮与蔡夫人亲兵护卫的其中几人。

蔡夫人亲兵护身皆乃蔡帽安排,护卫统领乃是蔡家远房一侄,副官是军中老将姓魏名延,此人义阳人,武功了得。

魏延身高七尺半,身形粗犷,留有扎胡,今昔不过二十有五,正是壮年建功立业时,受荆州刘表募兵,入伍为兵,武艺了得,又有机辩,不过二三载,便升什长,后受伊籍青眼,施恩于魏延拢之,布伏蔡帽身边以作内应,只等关键时刻发难。

五人密谋中,为首一人便是魏延,往许都去沿路设置暗桩以便让陈到知其行程,今晚正是约定之日,待营内乱起,便趁乱杀了蔡夫人与刘琮,嫁祸于文聘将军。

只闻一人讲道:“将军,若是我等杀了蔡夫人与刘琮,如何脱身。”

声音不大,帐中几人听的却是清晰,讲话之人,乃是此次行动的第二头目杜仓,时任什长一职,身手不凡,跟着魏延叛了蔡瑁,以便讨个大好前途。

营帐油灯以熄半个时辰,几人却未褪衣息身。营帐有一桌,五人围座桌前,桌上却无一物。

几人便在此等侯,待军营乱起,便开始行动。

魏延接话:“你等无需担忧,伊大人以为我等谋划好出路,只等杀了蔡夫人于刘琮,我等便去投效刘使君。”

杜仓道:“听闻刘使君乃是仁义之辈,我等杀了刘氏宗亲,再去投靠刘使君,不是嫌命长?”

魏延笑道:“尔等不学无术,匹夫尔,却不知这瞒天过海之计。”

杜仓问:“何计,能否告之?”

魏延道:“只等乱起,我等护送刘琮,蔡夫人先逃,待一无人之地,杀了便是,外有接应,造一假象,我等活口自不成问题,我等乃蔡瑁所派亲兵,自不会有人怀疑我等。”

杜仓道:“妙也,不知刘使君兵马何时动手。”

魏延道:“此事只有伊大人与陈到知,刘使君却是不知,尔等若投得刘使君,此事休要提起,否则我等人头不保也。”

杜仓冷汗冒出,小声应道:“小人当知如何去做。”

魏延嗯了一声,算应,营帐之中,又寂静下来,不过十息,巡逻士兵举着火把经过,众人禀住吸呼,生怕巡卫冲了进来。

数十息后,脚步声渐远,亮光消化,众人大声闯吸起来。

几人虽是战场老兵,此行劫杀前主母与朝廷州牧还是头一遭,若走露了风声,不定会诛灭九族,富贵显中求,刘备虽为丧家之犬,但乃是刘秀姿态,潜龙在田,若是此功立下,日后不定能一路青云做个云台将军,跟着曹操便是不同,哪有如此好的机会建功立业。

话分两头,李置营帐之中,两人饮酒,丝毫未察觉营中危机四伏,营外十面埋伏。

李置与副官陈德继续聊着话题,只是话风又变。

只闻陈德道:“朝中些许枭小翻不起风浪,朝中有曹将军(曹休)与刺史司马朗(司马朗,兖州刺史坐阵京师,若想调动京城一兵一卒皆要丞相手令,就算荀令君心怀异心,也是无法。”

备注:曹操为何南征荆州前,自领丞相,便是如此道理,朝中不稳,必须把大权集于一身,否则自己在前方打仗,后院起火,则会一败涂地。

曹操出征前,将荀彧招来问计,荀彧的计策是出宛城,叶城兵马,轻装上阵,掩其不意,打刘表个措手不及。

这个计策,在我看来,说了等于白说,对于曹操来说,就是荀彧搪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