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诸葛亮出使江东,孙权密见会谈

孙权最信任的人是朱治,孙权在朱治府上住了一段时间,朱治从富春响应孙策的时候就一直将孙权带在身边。

孙权决定与曹操死磕大战的决心是朱治给他的,又是朱治去劝孙权的叔父孙贲不要投降曹操的,稳固了孙氏集团的内部分裂。

孙权这时候的第一想法是保命,其次就是战还是降。

有句话叫斩草除根,以除后患,孙权是江东的军阀负责人,若是降了曹操,第一种可能是囚禁到朝廷去,第二种可能偷偷的杀了。第三种可能先囚禁,再慢慢杀。

孙权最担心是与曹操公然决裂,然后有人提着他的脑袋去曹操那里去邀功。

周瑜不能站出来主战,也不能劝孙权主战,只能用行动表达对孙氏集团的支持,表明自己对孙氏集团毫无异心的立场。

周瑜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非常时期,座阵鄱阳湖训练水军,给孙权吃了一颗定心丸,如果周瑜不够智慧,呆在曲阿,天天和文臣吵架,可能江东的军心首先就散了,这个时候周瑜只有座阵军营才是明智之举,才能给予孙权主战的信心,也给外界一个政治信号。

周家不会背叛孙氏军阀集团,誓死与孙氏军阀集团统一战线,忠诚决无二心。

接开头,诸葛亮也算是个军事通,为什么出这个叟点子。

战争讲的是克敌制胜,守株待兔的战略是不能跟孙权讲的,会打击孙权的自信心的,战略,战术是不需要诸葛亮去布署的,江东将领,江东军事参谋部,都是打过硬仗的,还轮不到诸葛亮指手划脚。

诸葛亮要抛石引玉来一步步试探孙权的战略方针,才能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诸葛亮也不能直接说,曹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些都是他的弱点,我们可以利用他的弱点,诱导他做出错误的决策,一战而定。

或者更直接一点,水镜先生,庞德公布局,以将徐庶打进曹操的阵营做卧底,新投曹操的流亡北士里又有与刘使君暗通典目的内应,只需将曹操引入水战,再叫人内应诱导一下曹操,曹操一犯错误,咋们一把火就可以烧光曹兵,就像曹操火烧乌巢一样,一战而定。

诸葛亮这些都不能讲,他只能不卑不亢的用外交的词令去与孙权平等交流,让孙权自己建立抗曹信心和决心,当然诸葛亮也会暗示一些重要的信息给孙权,以去除孙权的后顾之忧。

孙权担心的有几点。

第一点:国内战线不统一,未战先分裂。

第二点:打不赢,被曹操先发制人。

第三点:谋士,武将叛变,地方动乱等。

诸葛亮来此的任务,是帮助孙权解决这些后顾之忧,舌战群儒,引经据典,让江东抗曹成为一场正义的战争。

舌战群儒后,诸葛亮又亲自己去了趟鄱阳湖见周瑜和庞统,订下了战败曹操的火攻之计,然后就回樊口复命了。

至于谋士,武将叛变那就得靠孙权自己的帝术驭臣之术了,诸葛亮出使江东非常的成功,为刘备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后刘备与孙权联姻,孙权将荆南四郡让刘备去取,又将曹操封给周瑜的南郡太守的南郡借给了刘备作根据地。

与其说诸葛亮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不如说诸葛亮是一个出色的纵横家,外交家。

公元208年秋十月初,孙权在柴桑会见诸葛亮,鲁肃作陪。

三人座好,孙权开始发话,“孔明自当阳来,曹操军势如何?”

诸葛亮答道:“曹操南征大军十万,降得荆州数万兵马,不过十五六万,号称百万,乃是夸大之词。”

孙权释然,数息之后,叹道:“即是十万大军也非我能对付,曹操用兵如神,克袁绍,定乌恒,天命所归,如之奈何?”

备注:孙权可用兵马不过二三万,相差数倍之多。

诸葛亮道:“将军虎踞江东,以历三世,守天险而民附,又何惧曹操?”

孙权道:“孔明之意,汝当如何?”

诸葛亮道:“将军只需将水师踞江线游守,曹操渡江非一时有功,若将军令轻骑游击合肥,刘使君出兵袭汝南,曹操必忧后方。”

备注:诸葛亮给孙权出的这个策,一点都不靠谱,这叫奇术,不叫战术,诸葛亮要表现出一种敢的精神,即使是不靠谱的战术,诸葛亮也要提出来,这是谈判技巧之一,抛石引玉。

孙权叹道:“若孤出兵攻打合肥,刘备出兵几何?”

备注:孙权心里清楚的很,这个战术出奇致胜,但成功率极低,曹操收拾袁尚,袁谭的时候,刘备联合黄巾贼,聚上万兵马,打个汝南城,还被汝南李通,满宠的二三千兵马打得落慌而逃,何况现在兵少粮缺,曹操十万兵万,随便叫一人上将回军,刘备想跑都没地方跑。

诸葛亮答:“刘使君尚有关将军水军万人,公子琦且有步骑数千人。”

鲁肃插话:“曹兵皆乃北方征召,不习水性,虽降得荆州兵马数万,却很难短时拥有战力。”

孙权点头,若有所思,数息后,孙权望向诸葛亮问:“曹操现正在何处?”

诸葛亮道:“曹操大军现正驻扎洞庭湖练兵,荆州水军由蔡帽,张允为水师领之,一部屯巴丘,一部屯乌林,绵绵数十里。”

解释: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外交使者,往江东见孙权,第一次见面,被孙权私下接见,诸葛亮初出茅庐,名声不显,虽有才华,但想说服江东的主降派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备是弱方,孙权是强方,弱方找强方合作,首先要有诚意。

诸葛亮不仅是代表着刘备,他更多的是代表着荆襄士人集团过来谈判的,那些老牌没落的士家想要翻身,就必须干掉以蔡帽,蒯越为首的豪门旺族。

这叫战争洗牌,风险投资,荆襄寒士集团,荆襄没落的士人集团,不得势的商贾,名门,名将之后,要想封侯列将,就需要博一把大的。

诸葛亮此次来江东是持紧慎的态度和江东孙权搓商合作事宜的,并非我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羽毛扇一摇,运筹为幄,志在必得,自信满满。

孙权十几岁就跟着孙策打天下,为人低调,外事听周瑜,内事决张昭,每天庭议之上吵得不可开交,虽然很烦燥,但是他都能沉稳的消化掉这些负面情绪,从文,武臣的争吵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来说,成长是非常快的,孙权自己心中有本帐。

孙权肯定是不想投降的,假如主降派占距国内上风,孙权不降也得降,不降就有人将他绑起来送给曹操领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