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不违礼不违心

她情真意切,郭松亦为之动容,心中的怒气也消去了不少,叹息道:“这可如何是好?我费尽心力教他们,却是这么个结果。”

“世人皆有高低贵贱。你学生数百人,总会有几个成才的,也会有不成才的。”

“罢了,罢了。”郭松道:“我以后不管他们这档事了。”

郭松接受了甄俨兄弟的道歉,只是,他决口不再提“做人”的道理,每天照本宣科,讲解书本就算完事。甄俨兄弟俩高兴不已,老师不管他们了,读书轻松的很。

倒是之前说不用读书的甄姜,现在天天跑来教室找他聊天。郭松便趁着间隙给她讲讲故事,大都是一些神话传说和战国名人的趣事。

甄姜基本的常用字还是知道,不过读起来不是特别规范。教小孩读书识字是郭松的老本行,一个个留着鼻涕,光着脚丫子,满脸泥土的穷娃娃,他都能教的他们抑扬顿挫的读诗。何况于这种富贵人家的大小姐。

教书最大的乐趣,在于传递知识。当学生们学有所成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成就感是极为满足的。

有一天,正给甄姜说完项羽兵败垓下的故事。她问道:“高祖为人如此无耻,如何能一统天下成为圣君?”

“人品与才能,是两码事。”郭松解释道:“就像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依然是个败类一样。甚至在很多时候,才干与品德是互相矛盾的。越是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往往越是需要降低自己的品德标准。”

“既然读书不能让人学好,为何还要读书?”

郭松道:“读书可以获得成功,功成名就。一个人,一旦功成名就了,就会好面子,爱羽毛。这时候,我们写书的人,就要告诉他们,百姓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美名,什么样的人才能为千古典范。书中那些好人好事,品行高洁的人,都是为此塑造的。我们重点提出他的某一种优点,大加赞扬,从而引导那些有能力破坏道德的人,为了自己的名声,遵守这些‘规则’,从而维护社会大道德的稳定。”

顿了顿,又笑着说:“你看我夸赞过柳下惠坐怀不乱。这是为了让世间的君子做一个不冒犯女子的男人,否则,若是男女独处,男子便动手动脚,女子体弱,如何抵挡的了?孔夫子说: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有了柳下惠这种高洁的例子名垂青史,世间男子至少也要做到‘不冒犯’的层次。”

甄姜娇笑道:“那夫子能做到哪一层?”

郭松道:“大抵是中层。”

“我试试。”甄姜一下子扑到他怀里,抱着他坐着,双腿就跨坐在他的胯部,紧密接触。“夫子不乱吗?”

郭松看着她带着一丝期盼,又有一丝害怕的眼睛,微笑着说:“你信我是君子,才敢如此。我岂能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