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裁件青衿

“穷农夫。”养父道:“你看当初抱回来的时候,儿子都饿的皮包骨了,富贵人家哪会这样?他屁股上那些藓,到现在都还在呢。”

“那就好。”养母微微放心了,既然亲生父母已经不在了,就不怕缠上麻烦。他们夫妇俩都没有生育能力,她是堕胎把身体搞垮了,男人是活计不行。捡了个孩子回来,邻居也没少说闲话。但这年头捡孩子、买孩子、过继孩子的比比皆是,也不完全以血缘为主导,谁养大,认谁做父,那就是谁家的子孙,这是宗法。

养父叹息道:“我儿子真是聪明,都能听懂城里先生教书了。”

养母是负责了全部“启蒙教育”的,对于郭松的智力自然深有体会,轻笑道:“我看啊,那些酸秀才还不如我儿子聪明呢。”

养父道:“可惜了。我们是贱民,读了书也不顶用。”

养母娇嗔道:“那总归是懂些情趣,日后夫妻和睦。”

提到夫妻情趣,养父面露羞涩,“嘿嘿。”

养父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从事的也是粗人的职业。养母可完全不同,曾经是花魁,那可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玩情趣,逗男人,那是拿手好戏。

只是嫁给养父之后,生活平淡,男人本真,自然也用不着这些手段。毕竟,家庭幸福和睦才是关键,其他的,都是点缀品。

养母道:“儿子以后会有大作为的。我们可不要因为穷就亏待了他。”

养父道:“你放心。我拼了这条老命,也会让你们娘俩活好。”

养母嗔怪道:“你跟谁拼命呢。你没命了,我咋活?”

“不是有儿子么?他本事比我大多了。”

“说什么蠢话,儿子是儿子,男人是男人,你这木头!”

养父直笑,“嘿嘿。”

郭松放学回家,赵夫子还补贴了他一斗米,可见对他非常喜欢。告知养父母自己被学堂收下的消息,养父高兴的取出腊肉,就着夫子送的白米,一家人“奢侈”了一餐。

第二天,夫子给了郭松一些钱,吩咐他去裁缝店做衣服,“你现在是读书人,要穿青衿,束发。以后不要像乡野小人一样了。”

“是。”郭松接过钱,独自去城里的裁缝店做衣服。古代做衣服还是挺简单的,量好尺寸,半天时间就能完成。

换上新衣服,梳好新发型,一下子颜值飙升。裁缝媳妇忍不住夸赞道:“真是个好娃子。”

一辆马车停在裁缝店门口,一个穿着绫罗的贵妇人在丫鬟的搀扶下下车,看她走路的姿势,似乎腿脚不便。她生的极为美丽,肤白如雪,五官精致,只是眉眼出有一块极为刺眼的淤青,显然是受了伤。

裁缝赶紧出门迎接,“甄夫人,有失远迎。”

女人温柔的示意他不必多礼,缓声问:“我前两日吩咐你做的衣服好了吗?”

“好了。”裁缝把甄夫人迎进屋内,让自己媳妇把做好的衣服拿出来。

甄夫人站在门口处,看着神采飞扬的郭松,问道:“这位小哥是你们的儿子?”

“哎呦。”裁缝媳妇笑道:“咱们哪能有这么标致的儿子,他是学堂赵夫子的学生,今天来定做青衿的。”

甄夫人微笑着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