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音爆

“你想靠近这些飞机实施突破音障的飞行来引发音爆吗?”空管粗胚很快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突破音障?我估计不着用突破音障这些上古木制飞机就扛不住了。”康小帅说道。

通过突破音障产生的声波以及气浪效果来打击震慑敌人,在某些中外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的梗。好莱坞大片《危机13小时》中那个在绝望求援的中情局女特工就曾经恳求鹰酱空军驾驶f16进行低空飞行,以便用音爆来震慑那些围攻大使馆的武装分子。而某国产“大片”更是把这个梗演绎得精彩纷呈,直接用某款战机在低空进行突破音障的飞行来引发音爆,从而干掉了敌人。

当然了,这些并不是编剧臆想出来的情节。1977年,南亚某小国的非法武装组织在荷兰武装劫持了一列通勤火车。为了营救人质,荷兰空军的一架f104战机对火车站进行了几次超低空音速飞行,战机引发了音爆。强大的大声波和气流,让恐怖分子失去了行动能力,荷兰突击队趁机解救了人质。

所谓的音爆,就是突破音障时,由于物体本身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逐渐在物体的迎风面积累而终形成激波面,在激波面上声学能量高度集中。这些能量传到人们耳朵里时,会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称为音爆。

当然了,当这个速度超过09马赫以上的物体从你身边足够近的距离通过时,你感受到的可不仅仅声学能量的冲击了,特别是这个物体足够大的时候,比如一架f15c战斗机。

f15c突破音障时卷起的尾流分分钟钟让附近的成年人站立不稳,它带来的震荡波还会用共振的方式让周边的建筑物受损。当然了,只要你站得足够近,眼鼻流血那都算是小事情了。

而那些被康小帅戏称为风大一点都会自动解体的上古飞机,显然是扛不住f15c这样的大家伙在身边实施突破音障的飞行的。现在的问题是身体素质和飞行技术都远远达不到合格飞行员标准的康小帅,能不能承受驾机实施突破音障飞行所带来的压力了。

离英国人远一点,这就是e4舰和绿漆区第38特混舰队那次短暂的通讯之后留下的唯一有用的信息。但是鉴于中文的博大精深,这七个字所蕴含的信息量就有点大了。

“第38特混舰队让我们离英国佬远一点,那就是说英国佬是敌非友了,至少ln334刚才没有误击友军飞机嘛!”小包工头张金山说道。

“那倒未必,也许绿漆区和英国佬既不是盟友也不是敌人,考虑到我们的位置靠近南海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第38特混舰队提醒我们离那些有被害妄想症的‘绅士’远一点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苏严说道。

“又或者,绿漆区的人和英国佬的确是盟友,但是那并不代表着我们就不需要防范英国佬了。”苏严继续分析道。

“啥?是盟友还得提防着呀?这怎么讲啊?”张金山有点绕不过弯来了。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卖队友,哪家强?大不列颠岛上找牛牛啊!”苏严说道。

这还真不是苏严丑化约翰牛,正如坑队友意大利最强一样,列强中比起卖队友来,还真没有谁比牛牛更不要脸了。早在18世纪,约翰牛就让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独自硬扛法国、沙俄、奥匈三家,而自己却趁机在北美攫取更多的利益了。

到后面的拿破仑战争期间,约翰牛更是七次组织起反法同盟,坚持不懈地忽悠欧洲各国和那个小矮子对抗。二战爆发前卖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又在德国闪击波兰之后仅派出飞机洒传单以搪塞对波兰的攻守同盟承诺。接着牛牛又忽悠德国去怼苏联,结果自己反倒惹了一身骚,之后牛牛又拉着苏联和美国一起怼元首,脸皮之厚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当然了,最让华夏人咬牙切齿的那就是牛牛出卖华夏入缅远征军的勾当了。尽管英军有了缅甸同古防御战中不告而撤,导致己方侧翼暴露在日军兵锋下的前科,但是华夏入缅远征军还是在之后的曼德勒保卫战中着了约翰牛的道。这一次牛牛卖得更彻底了,直接导致远征军过半的战士长眠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仅仅野人山就吞噬了三万多的华夏热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