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假儿子坑爹记(1/3)

怎么回事?中堂大人收到这个照会时就懵圈了。大连湾的守将赵怀业被软禁,他防区内的所有炮台都落入了大宋的掌控中,这些事情尽管还是瞒着京城里的那些帝党后党们,但是中堂大人是心知肚明的。

为什么留在旅顺的那些鱼雷艇要去冲击大连湾呢?说他们要收复大连湾,中堂大人是不信的。仗打到了这个份上,他手下的人有几斤几两他算是看清楚了,那些在旅顺的渣渣们自己不打起群架来,中堂大人就烧高香了,哪里会信他们有这个胆量去撩拨在辽东半岛称王称霸的大宋啊。

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什么岔子,才会有这份照会出现的,中堂大人心想。很快老狐狸就猜得一定是自己这里出了什么问题了,按理说递交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会应该是送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老于外交事务的英国人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就算知道涉及北洋事务的外交事件最后还是要交给我来处理,英国人顶多是提前知会一下,不会直接把外交照会送到我手里的呀,这是外交照会啊,递交有严格的程序的啊,李鸿章心想。

中堂大人赶紧询问那些在天津和保定的属下,搞清楚最近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过。结果还真让老狐狸猜中了,问题就出在了自己身上,确切地说是出在了自己那个自作聪明的“大儿”身上。

中堂大人也顾不得在京城和帝党打口水仗了,赶紧回保定去灭“大儿”李经方在后院给他放的火吧,老子在京城辛辛苦苦地在铁公鸡身上拔毛筹款,儿子却在保定把债主给轰出了门,这叫什么事啊。

中堂大人觉得自己是遇上坑爹的事了,自己这是遇到了假的儿子吗?话说回来,李经方是过继的,这可不就是假儿子坑爹嘛。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保定的直隶总督署内,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跪在地上,伏低着身子,额头都快贴到了地上了。这个中年人对面的太师椅上端坐着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那花白的胡须微微地抖动着,显然是真动了气了。

这个跪在地上的中年人便是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了,而那个端坐在他对面的老人就是当今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本人了。

看这场景就知道是老子刚刚训完儿子,而导致中堂大人大动肝火的原因就是他那跪在堂下的“大儿”日前轰走了前来投书交涉的大宋信使。

李经方并不是李鸿章的亲生儿子,同治元年,已经年过四十的李鸿章仍然膝下无子,乃由其胞弟昭庆过继长子李经方为嗣。两年后李鸿章又喜得嫡子李经述,不过仍以李经方为嗣子,称之为“大儿”。李经方入仕后,李鸿章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协办公务。

此时的直隶总督衙门事实上是有两个的,一个是从顺治年间就设在保定的直隶总督署。同治九年,清廷将天津、营口和烟台三个口岸的通商事宜,划归直隶总督管理,并将北洋通商大臣一衔授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后,中堂大人多半是在天津办公,故又在天津设了另一个直隶总督衙门。李鸿章是常驻天津的,按惯例只有在冬天贸易淡季,才会还驻保定的。

麻三先是给天津的直隶总督衙门投了帖子,门子倒是客气,告知中堂大人不在衙门里,让他改日再来。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中堂大人当时的确是不在天津,而行款让大宋炸沉日舰这种秘密的勾当,老狐狸是不可能让太多人知晓的,势必会交待下人自己不在的时候让前来投贴的人改日再来的。

中堂大人的行踪当然是不能随便乱道与外人知晓的,下人肯定不会告诉麻三中堂大人的去向了。不过作为打小就在京城长大旗人,麻三当然知道直隶总督有在冬天还驻保定的惯例了,在请示了田布滋后,他又赶往了保定的直隶总督署投贴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