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珩和小陈永清挤在一辆全地形突击车都后座上,大陈永清实在不放心小家伙,让这个老兵痞一定要照顾好他。
放心吧,排长。我都当了那么些年兵了,在国企里上班也是天天和那些炸药打交道,闭着眼也不会弄出啥意外来。保证把你弟弟全须全尾地给你带回来。这是老兵痞孔珩临时时对大陈永清的保证。
只是排长大陈永清可没那个信心,当然他不是怕日军发觉了伏击的穿越众部队,发生交火导致小陈永清有什么闪失,他担心的是孔珩自制的那个触发式的稳定性。
黑灯瞎火的去埋这种自制的ied(简易爆炸装置)本身就是作死的行为,更何况是埋的是这种靠感应震动来触发爆炸的,电子引爆的大炸逼呢。这个东西的安全指数明显要低于那些机械虽然制作者一再强调,只要按他说的步骤来规范操作,一定不会有事的。但是大伙可是看着他在一堆替换下来的通讯用的电子元件里,又挑又捡的。那用废旧攒除来的玩意,谁敢保证它的质量的啊。
金州大道属于穿越众、日军以及清军三方势力交叉的地带,穿越众当然没有组织战俘来修整道路。所以坐在突击车后座上的孔珩和小陈永清,不停的随着路面的坑洼摇摆着。
受不了这种大幅度颠簸的小陈永清,用手抓住了突击车的护栏想要维持身体的平衡稳定。
“把手揣回怀里,就这点颠簸就受不了啊,还天天喊着我要去战斗,我要去战斗。”老兵痞孔珩对他说道。
“班长,你别老是针对我啊。他们都用手扶着的,为什么你就说我。”热血少年用嘴朝着前排的山地部队的士兵撇了撇。
“哟嚯,又顶嘴了是吧,出发的时候你是怎么答应排长的,出了基地的门,你的翅膀就硬了是不是?”孔珩抬出了大陈永清。
小陈永清这次没还嘴,把手揣回了自己的怀里。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今天是1894年11月30号,现在的气温是零下十七度。赵之一这个历史小白的脑子里为数不多的华夏近代史知识,告诉他原来时空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没有在11月24号发生。确切的说,日军连旅顺要塞的毛都没有摸到,被堵在了金州以北的复州城和花园口登陆点。他们的到来确确实实的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大事件,今后辽东半岛形势或者说整个日清战争的形势已经不会再按杨小东资料上的情形来发展了。
日军的士兵也由于穿越众的军事打击和讹诈,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气温越来越低,那些日军士兵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他们的越冬衣物现在都没有发放,只能大家挤在一起,烤火取暖。当然这是指被轮换到战地后方的士兵。
在前沿阵地上驻守的日军士兵的处境更是凄凉,烤火这种奢侈的取暖方法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一发拉着尖锐的怪啸声的炮弹,会砸在你的篝火堆上。
不能生火就算了,就连挤靠在一起取暖也会被军官们踢打着分散开来,聚在一起也是容易招来炮击的。前线士兵的士气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有士兵已经开始崩溃了。
有人躲在角落里低声抽泣,有人开始唱些家乡的歌曲,更有甚者脾气暴躁,开始决绝执行军官的命令。虽然,情况在第一志愿旅停止骚扰一段时间后,得到稍微得改善。
但是,前些日子脑子抽风的第二军大佬们组织了一次针对第一志愿旅巡逻队的伏击。据说还缴获了他们的一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枪,但是这个情况被普兰店前线的士兵们传出后,对士气的打击力度简直堪称致命的。【愛↑去△小↓說△網w】
士兵们开始抱怨,缺衣少粮我们就忍了,这些躲在后方的抽风大佬,你去招惹第一志愿旅干嘛。不是说好了,把他们堵在那里就好了吗?有软柿子清军你不去捏,你作死去撩拨拳头又大又硬的第一志愿旅干嘛?感情不是你在一线驻守,你就不管我们死活啊。顿时普兰店一线士兵的士气又大幅度的回落。
正当日军第二军的大佬们在感慨金州一线士兵的士气尚可,为此司令官大山岩还特地表扬了乃木希典治军有方时,一支由重装工兵和山地部队混编的穿越众小分队,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地从绿漆区基地向着金州大道出发了。
小陈永清又把自己身上的装备检查了一遍,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绿漆区基地,外出执行任务。
4卡宾枪、9手枪、加厚的背心他逐个检查着身上的装备,每查看完一件,他的嘴里就小声的念叨一次这些装备得名称,4状态完好,9状态完好这个小家伙紧张的心情不言而喻。
工兵排排长非常担心这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小家伙,他才只有十九岁,来这之前还是个复读高三的大男孩。虽然作为战斗工兵熬过了六个月穹顶光幕里的战斗生活,但是大男孩毕竟还是大男孩,大陈永清还是不忍心让他去面对血淋淋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