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璃看出了,相比太子,这位太后反倒更喜欢司徒公绰和他娘亲。“苏丫头,我也听说了你和公绰的事。其实,早前我真挺反对你们俩的婚事,但现在见了你,我知道他喜欢你的原因了。”说着,太后牵起了苏璃的手,语重心长的道:“如果可以,你们要是能复合就好
了,他也不用活的那么累了。”
“太后,我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如果六王爷娶了个不喜欢他的我回去,即便之前他再开心,我们的感情也会在在成亲的那刻清零,还望太后见谅,我真的无心于六王爷。”苏璃巧妙的拒绝道。
她知道太后有这个心思,让自己嫁给司徒公绰,但她真的不喜欢他,感情的事情她不勉强,就算今天太后以强权威胁她,也不行。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太后似是喃喃自语道,顿了顿,又道:“我想请你帮我个忙,可以吗?”
“太后您说,这都是我的责任,何谈帮不帮忙。”
“公绰的娘亲生病好多年了,看了很多太医都束手无策,宫里一关就是六七年,你去看看,能不能治好她。”
“不知,丽贵妃生的是什么病?”苏璃皱眉问道,她早前就好奇了,司徒公绰从没跟她说过娘亲的事,中秋宫宴那天也没见到。
“这…”闻言,太后言语一滞,面露踌躇,好像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静了下才道:“今天恐怕不太方便,改日等她情况好时,我在召你进宫。”
一抹幽光在凤眸中划过,苏璃点了点头,道:“是。”
“哀家已经好多年没和人聊得这么尽兴了,你这小丫头,年纪虽小,见识倒不少,这里有块令牌你拿着,以后出入建康宫都不用岗哨盘问了。”
太后聊了一个上午,也有些乏了,就命宫女送了苏璃出去。
孤竹宫某个地方。
“再往前走就是宫门,太后等着奴婢去回话,就不送璃郡主了。”那名宫女把苏璃送到了建康宫外的一个地方,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宫门。
苏璃点了点头,眼角的余光瞥到那名宫女的脸上,发现她神情有些不对劲。
苏璃皱了皱眉,脑中回忆着,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这名宫女应该是中秋宫宴上,站在幸怜云身边的宫女。
她的记忆里很好,马上就判断出来,此人就是幸怜云身边的人。
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对劲,苏璃心中马上警惕着,面上却依旧喝往常一样。
“多谢姑姑,这里有一些碎银子,还望姑姑笑纳,平时在宫中当差不容易,还望姑姑日后在太后面前多帮我美言两句。”说着,苏璃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荷包,递了过去。
可是,拿到荷包的瞬间,她的手指在束口处摸了摸。
看到荷包里鼓鼓的银子时,那名宫女立马眼放金光,眼中贪婪之色暴露无遗,跟苏璃客气了两句,还是收下了。
言罢,苏璃转身就往她指的方向走去。“得罪了云妃娘娘,还想再宫中活命,真是傻子郡主!”那名宫女朝着苏璃背影,吐了两口唾沫,恶狠狠的道。
“父、父亲,这不是真的,苏璃怎么可能是苏门的门主,她不过是个女人,而且苏家现在势弱,怎么也支撑不起来那么庞大的阻止,一定是您搞错了!”赵嘉年拼命摇着头,不愿意相信。
赵瀚文冷笑一声,道:“那你说她为何会知道你们今晚的行动?除了苏门,还有谁能打听到?”
后者一怔,随即道:“韩义!苏璃不是跟韩义有一腿吗?肯定是他们互相通气了。”
赵瀚文一皱眉,苦恼自家这孩子逃避现实的态度,又道:“韩义现在人在云山国,况且,就算他在南阳,韩家的情报网只限于商业,跟黑道搭不上一点边,苏璃也不可能知道。”
这下赵嘉年没话说了,颓然的坐到椅子上,一脸神伤:“父亲,那接下来怎么办?”
黑狮门作为狮派最大的情报网,如今整个被苏璃灭了,他们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双黑夜中的眼睛,想要在找到一双这样明亮的眼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赵瀚文沉思着,眉头紧锁,好像苍老了十多岁,十指交叉绞在一起,很是纠结苦恼的样子。
“父亲,都是孩儿不孝,拖累赵家了…”见赵瀚文长时间不说话,赵嘉年主动认错道。
后者摆摆手,同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沉声道:“无妨嘉年,既然这个苏璃想要继承她父亲的优良传统,我就成全她,一定要让她看看,跟赵家作对的下场是什么!”
“父亲的意思是…”赵嘉年的眼睛渐渐睁大,仿佛看到了希望,毕竟他也很是希望苏璃死。
“此事,咱们一定要做得滴水不漏。”
“是,孩儿一定守口如瓶。”
父子俩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狞色。
……
日子过得很快,那天灭了黑狮门后,老爷子见苏璃第二天安然无恙的回来,也没多起疑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左阳和秋心的伤势也有所好转,只是让苏璃奇怪的是,秋心这小妮子好像动了春心,总是发呆,要不就是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痴笑,反正她也到了年龄,喜欢上个男人很正常,苏璃
也不管,就任由这颗爱恋的种子发展。
这几天她每日修炼,经营灵田空间,去梧桐丹坊学习炼丹,虽然都是基础的东西,但胜在学的快,别人要一个月学会的东西,她几天就会了,让谷梁大师很是欣慰。
自从上次狠狠教训的段吕后,苏璃在武将堂的威风也树起来了,大家见到她几乎都是绕着道走。
景雨泽服用了青阳草后,病情渐渐好转,虽然还没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但相比之前,已经好了许多。
偶尔和景宛白、田季同聚聚会,吃饭喝酒,只是最近没怎么见到韩义,听田季同说,他最近很忙,去了其他的国家。
苏璃被封为郡主的事过来几日,自从中秋宫宴后,太后就没召见过她。
毕竟这诺大的南阳,各种名目封的郡主没有几十也有上百,太后能记起的,屈指可数。
只是这天,太后的懿旨传到了苏府,说要传苏璃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