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谢家

“还好他们没得手,眼下你俩有什么想法?可还要按你爹的安排回谢家去?”屋里沉默了好一会后,江老爹突然认真的问道。

谢家老爷临终前的安排,想法是很好的,但用利益来制约人,遇上有底线的人倒无碍,可若遇上了贪婪的,那不过是羊入虎口。

说来说去,谢家老爷不是在贺州谢家长大的,还将谢家族里的人心想得太良善了些。

但眼下事情已经闹开了,想必谢家族里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不会再任由那二房乱来,姐弟俩的身家安全应该是能保证的。那么回去谢家总是要比留在落霞镇好的。

小安没说话,只拿眼睛望着芸娘,但那眼底全是怒气。

芸娘看看他,问道:“你是不是也不想,白白将爹拿命换来的家财,送给那些忘恩负义之人?”

“是的!姐姐,咱们的户籍在邵州府,无需回祖籍地考学,有了这些钱,可以自力更生,根本不需要他们。无论如何,娘是被他们害死的!”

“可是,咱们没有信物,那位叔叔会把钱给咱们吗?”芸娘面色有些忐忑。

连亲人都被钱财迷了心窍,外人如何能信?

芸娘心里想着,又下意识地看了看刘大康和江家父女俩。

世上像这两家人一样的好心人,应该不会多。

闻言,刘大康干笑一声,有些着急地说道:“那就先别想了吧,余嬷嬷肯定知道,你们安心住着,别急,咱们慢慢找她。”

谢家是贺州府比较有名的世家。

虽然其祖籍地在贺州府下面的富县,但其祖上曾出过一个状元,三四个进士,因而在整个贺州府都是能数得着的书香世家。

只是近几十年来,谢家已经多年未曾出现过进士,就连举人也没几个,而眼下在朝中官做得最大的也不过是,嫡枝的一个老爷做到了从五品的知州,因此,家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

而往往一个百年世家走下坡路时,各种各样贪婪无情的丑陋恶习便会一一开始往外迸发。

芸娘这一支虽与嫡枝就快出五服了,但她曾祖曾做过知县,在谢家也是很有些地位的。

曾祖原本生有三个儿子,可惜大儿子才到开蒙的年纪便夭折了,其曾祖母伤心之余对二儿子——也就是谢元朗的父亲,十分宠溺,以致于他长大后,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自私贪婪的个性,是富县出了名的二世主。

芸娘的祖父是三儿子,倒是与其二哥完全不同,年纪轻轻便中了秀才,成婚不久几年后又中了举,算得上是谢家的明日之星。可惜坏就坏在他太短命,中举的第二年便突然暴毙。

至于是怎么暴毙的,刘大康打听到了些风言风语,但年代太久远,而且与谢元朗的案件也没有直接关系,他一个外地的捕快,哪有办法去查证啊。

但芸娘听到这里,想起祖母当年提起谢家时的恨意,却觉得这事肯定不简单。

她小时候偶尔听她娘提起,说祖母是带着父亲从贺州府逃回邵州娘家的,为了父亲能平安长大,一直待在邵州府,想着等他有了功名再回去。谁知直到她去世,父亲连秀才都没中。

关于这事,刘大康在暗中打听时,也得到了一些说法。

说是谢家的老太君早就没了,谢家三老太爷中举那一年,谢家老太公过世了,临死前他硬撑着分了家,但二房一直觉得财产分配不均,因此第二年谢家三老太爷一没,那二老太爷便想谋夺三房孤儿寡母的家财。

后来,三老太太娘家人突然来了,闹了好大一场,差点要报官,说是,谢二老太爷不仅想谋夺三房家财,还想要了三房母子俩的性命,要谢家族里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