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一句话就是命令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3332 字 9个月前

“好吧,明天早上部队早训完成之后,我跟战士们说两句!”廖凡说。

“凡哥,杜聿明已经到了洛阳!”怀元亮小心提醒廖凡,他把杜聿明调到了身边的,现在杜聿明刚刚赶到洛阳,但是廖凡却不在洛阳。

廖凡皱了皱眉头:“要么让他在洛阳安安静的等着我回去,要么让他来连夜赶来太行山!”

既然廖凡已经答应了止正名留下来,他明天一定会出现在战士们的面前,其实廖凡也没有什么好讲的,他来太行山只不过是想给战士们传递一个消息,那就是他们很快就要上战场,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训练,要知道上了战场之后,他们当中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再也回不到这儿。

杜聿明接到命令之后,就赶到了洛阳,他知道这是廖凡的命令!他到达洛阳的时候,才得知是白崇禧推荐了他来廖凡这儿,白崇禧已经去了东北上任为一军之长。即便是杜聿明不去想,也知道廖凡恐怕是在有意的去提携他!

将来他或许跟白崇禧差不多,在部队中担任要职!但是作为军人,自己都有自己的小脾气——那就是骄傲,如果军人没有这份骄傲,部队哪儿来的有我无敌的气势?尤其是像杜聿明这种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军官,他不服气任何敌人,甚至像廖凡这样的他都不服气!

命令终究是命令,杜聿明还是来到了洛阳,当然他更好奇的是廖凡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好奇心让他想特别了解一下廖凡,看看这个年轻人有什么能力领导全国的部队。

不过来到洛阳之后,廖凡并不在洛阳办公室内,经过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廖凡去了太原,他只能把电话打到太原去!没想到最后廖凡给了两个选择,要么在洛阳等着廖凡回去,要么他去太行山。

杜聿明是一个不怕折腾的人,而且他想了解廖凡,去太行山看看当初廖凡发展起来的地方或许还有意外的收获!

都知道太行山是廖凡起家的地方,但是到现在为止,在军事将领中,可是有极少数的人去过太行山腹地!他杜聿明现在有这个荣幸。

于是杜聿明在洛阳还没有休息,就坐上火车马不停蹄的向太行山赶来!

廖凡也没有想到杜聿明会这么着急赶来,其实他那就话就是对怀元亮赌气的话,他在跟止正名说话的时候,怀元亮竟然来打断他,于是他就这么随口一说,没想到到了杜聿明这儿却成了真的。

当杜聿明赶到太行山见到廖凡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当时廖凡还没有睡觉,正在工作,要不然还真的不知道杜聿明会连夜赶到太行山来。

第一眼见到杜聿明的时候,廖凡还纳闷,怎么会有人在这么晚赶到太行山来见他,在了解原因之后,廖凡才知道自己是说了这么一句话,这给他一个教训,那就是有些话不能随便说,他说的一句话是很随意,可能就会被下边的人当成命令执行。

“我就知道会成功的,条件我答应你,同样你可以再适当的提高一下这些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待遇,我知道他们不缺这些东西,但是他们要不要是他们的事情,给不给是我们的态度问题!”

听到事情的结果,廖凡很开心,虽然他知道这样对这些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不公平,但是现在谁又能活在公平里呢?就连廖凡也不生活在公平里,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在他们这一生中做更多的事情。

廖凡的一桩心事也算是彻底放了下来:“要想以后不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你得赶紧联系刘德运,他可管着我们国家的教育!”

在最后廖凡离开的时候,廖凡给沈正文提了一个意见,他们缺少的不是生产飞机的技术和资源,而是缺少人才,既然如此唯独学校中能够培养出他们需要的专业人才。

那么他们就要跟大学之间合作,设立专门的专业,毕业之后让这些受过教育的专业人员进他们的飞机制造基地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汇总到沈正文的麾下,以后在遇到这种情况就不用担心!

沈正文当然知道他们需要人才,但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太长了,尤其是第一批人才的培养,随着国家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他们才能够每年都有固定的人才流入!

但是现在刘德运的教育体系不完善,他们第一批从学校走出来的人刘德运也卡的非常死,要知道他们教育体系也需要人才来教学和搞教育发展,不只是搞科研用到专业人员。

不顾这也是一个办法,先应急用,人才到哪儿都是人才,沈正文也没办法,只能先去跟刘德运通气,把他们关于飞机制造的专业都安排进学校,有一批算一批,总比这样苦苦等着刘德运给他送人才来强。

在廖凡离开太原之前,他再次找到了杜伟泽,告诉杜伟泽运送四万支新式步枪进入太行山,交给止正名他们!

然后廖凡就带着人直接进入了太行山,太行山驻地廖凡已经很久没有来过,这一路从太原走到洛阳,廖凡始终忘不了他开始的地方,虽然这儿没有多少部队,但是廖凡刚刚成立的空降部队就在太行山腹地进行训练!

空降部队成立的时间已经不断,虽然还没有配属的飞机,但是现在四个师的部队已经满编满员,部队从基础的训练也开始向更难的训练进行。

廖凡给他们带来的九五突击步枪,他们早已经生产了几十万支,但是一直没有装备给部队,都存放在仓库里!

空降部队以后需要空降到敌后作战,他们没有支援,所以需要更强的单兵火力,显然九五突击步枪火力上满足了这点,而且这款步枪小巧灵便,便于战士们携带,在空降的时候减轻战士们的负重,落地的时候还能尽可能的避免战士们受伤!

可以说在二战时期所有的步枪中,这款步枪是最适合装备给空降部队的。空降部队拥有强大的火力才能够在敌后跟数倍于己的敌人作战!

“机枪方面我们暂时还没有改进,就用我们现有的机枪!”

廖凡在把四万支新步枪交给止正名他们之后,交代以他们现有的条件恐怕不能给空降部队装备更好的机枪,但是在二战中用到的机枪,几十年之后照样能够在战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用着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