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怕出名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3305 字 8个月前

戴笠将手中的文件交给了蒋委员长。

“真是天助我也!小鬼子也就是在找死!”蒋委员长看到文件之后,心里十分高兴。

“委座,这件事情是不是要告诉镁国人?”

蒋委员长没有丝毫犹豫,让他们把这个消息秘密透露给镁国人,想用这条情报换取更多的外汇和武器支援。然而镁国人跟本就不相信,甚至认为中国在挑拨日本和镁国之间的关系。

蒋委员长在得知镁国人的态度之后直接气的说:“随他们去吧,最好把镁国人全都炸死!”

然而事实日本海军正在全力准备对镁国袭击,一切计划已经开始,只要一声令下,日本的航母战斗群将全力驶向镁国海域。

中国人还要过中国人的小日子,大洋彼岸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心思关系大海对面老百姓过的好不好。即便是日军攻击了镁国,但是在中国大地上还有几百万的小鬼子耀武扬威。

太原今天迎来的一个重要的客人,这个客人来自陕甘宁边区,他前来太原的目的就是跟新三十三军商量一起抗日的事情。

自从新三十三军跟第七集团军傅宜生的部队联合作战成功之后,八路军那边也想跟新三十三军联合作战一次,只是苦苦寻找不到机会。

“周副主席亲自前来真的是蓬荜生辉,不过军事上的事情我真的不能做主,您还得去找凡子!”

联合作战?去哪儿打?新三十三军现在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训练部队,谋划接下来的行动,而不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打出自己手中的牌,新三十三军当前需要的是求稳。

“看来我还是要去太行山走一趟,不过这样也好,您们在太行山这么久了,都靠刘政委来跟你们联系了,我也没有来看看,这次走动走动,希望我们以后也能够经常联系一下!”

对于周副主席的前来,廖凡可谓是诚惶诚恐,这位传奇一样的人物,廖凡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然而对于周副主席来的目的廖凡不得不婉拒。

对于新三十三军的事情廖凡也可以说是任何事情都能够做主,然而新三十三军的发展不止是超出了别人的想象,也超出了廖凡的想象,并不是他看不起八路军,而是八路军的武器装备跟新三十三军的武器装备已经开始出现代差,也就意味着作战思想开始出现变化,双方之间的配合也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八路军的主力在陕甘宁附近,在太行山以西已经见不到日军的踪影,如果联合作战,八路军主力将会千里迢迢的来太行山,新三十三军还要供应大量物资给八路军,有这些精力和物资,新三十三军不如自己打一仗呢。

“看来我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

八路军主力现在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在太行山以西没有了日军,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了多少仗可以打,只能依靠在敌后的游击队,可是这些游击队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如果八路军在战场上不能够打一两个有名气的仗,将会影响八路军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反正这些东西都是迟早的事情,而且随着当前形势对新三十三军一片大好,除了管理发展当地的经济之外,兴学办教育也是当前的要务。除了培养出重要的军事人才之外,还可以提高当地人的素质。

于是廖凡召集了当地的名流豪绅,办学搞教育不只是部队上的事情,需要当地人的支持和配合。

“无论多么难我们都要搞教育,我们可以没有文化,但是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没有文化!”廖凡挡着山西名流的面讲道。

山西的收复多亏了新三十三军,所以当廖凡提出办学的时候,几乎是所有人都支持廖凡。不过对于办学这件事情廖凡虽然懂一点,但也是个门外汉。

不过当前办学最需要的是钱财不是人,而且人廖凡早已经选好了,非刘德运莫属。

“我们办学也是为了山西的子弟,还希望诸位当家的,能够为山西尽一份力气,不管将来怎么样,我廖凡和山西的子弟绝对不会忘记诸位的恩情!”

虽然兴学办教育是要务,但是廖凡也不能动用自己部队的军费。当前社会的最大矛盾还是跟小鬼子的矛盾,在没有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教育办的再好也都是扯淡,所以廖凡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

“廖军长,老朽有一句话不知道当提不当提?”一位老人家说。

“老人家,您有话直说,今天我廖凡就是挨你们的骂我都不会反驳一句话!”廖凡今天本来就做好了今天被挨骂的准备。

第一新三十三军要想全力办学,根本就不差钱,其次,在场的这些名流大多数是生意人,在战争年代攒下这些家当很是不容易,而且除了新三十三军免除了一年的税之外,他们也要为当地的发展做贡献,虽然不用交税,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赚到多少钱。

钱是他们自己的,办学是廖凡提出的,廖凡一句话,他们就要掏不少钱,天下哪儿有这样的道理。

“我愿意出钱支持新三十三军办学,但是我又一个条件,我家有两个半大的小子还有一个闺女,我想送他们去学校,不过要免除他们所有的上学费用!”

商人到底还是商人,他们有良心,但是心中也有利益。

“其实我早已经安排好了,只要捐钱兴办学校的,你们的钱捐到哪一所学校,你们就是那个学校的股东,然后学校的一切收入,出去给教师的工资已经学校的必要建设之外,剩下的钱都由你们这些股东来支配,你们拿着这些钱继续支持学校的发展也好,还是自己分了,我廖凡一概不过问!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你们不得干涉学校内的任何事物,否则我廖凡可会不客气的!”

廖凡很清楚这些人的本事,让他们做生意还行,但是让他们搞教育,非要把学校搞的乌烟瘴气不可,学校自然需要懂教育的人来管理。而且学校是一个保持活力的地方,他们必须要独立于任何行政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

在场的山西名流一听学校还能够赚钱,顿时心思活络了起来,都纷纷开始赚钱。

廖凡转身对刘德运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山西的教育部长了,记住了你们的教育部独立于山西,将来有一天我们国家没有内忧外患了,教育部直属于国家管辖!”

教育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如果管理不好,他甚至可能成为别人手中造反的武器。廖凡必须要把他脱离于山西,让整个国家来监督和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