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太行山的时候,物资奇缺,没有补给来源,什么东西都要靠从小鬼子手里夺,所以指挥部内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从小鬼子的手里抢来的,所以有些日军的风格也很正常,当然比不是上蒋委员长手底下那些将军的指挥部!”
指挥部的布置能够看出一个军官的喜好,在当初部队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廖凡的指挥部当然是部队中最豪华的地方,用的都是小鬼子的东西,但是什么都经不住富裕起来,尤其是各个师长从小鬼子的手里占了不少便宜之后,指挥部可要比廖凡这儿好的多。
虽然廖凡也有能力把指挥部好好的装扮一下,但是廖凡是当家的,必须要做好带头的作用,毕竟现在这儿的老百姓也是刚刚吃的起饭,而且还要养活他们这么庞大的军队,距离富裕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从我哪儿要的钱呢?你可从我哪儿骗了不少钱!”蒋委员长开玩笑的说。
廖凡只是轻轻一笑:“委员长,那些钱还算钱吗?部队要军饷要物资,太行山要有医院,要有学校,还有工厂……委员长给的那么一点钱,都不够其中一项开支的!不过第一笔钱也确实帮我们度过了最初的难关!剩下的全都靠老百姓的慷慨和小鬼子的大方了!”
蒋委员长观察完指挥部之后,找了一把椅子坐在廖凡的对面:“重庆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处理,我来太行山也是挤时间,这次来目的就是要找你的!”
蒋委员长不想在浪费时间,整个中国都归他管,他手里还有四五百万的部队,天下大事可不只是有廖凡,能够抽出时间来到太行山,蒋委员长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了。
“委员长,有事情就直说吧,恐怕我在委员长心里还没有那么重要的分量!”
廖凡当然没有那么重要的分量,跟共字头相比较,蒋委员长更关心的还是共字头那边的事情,要不然他也不会下令对新四军动手。山西这么点利益也没有必要劳烦他亲自跑一趟,对蒋委员长来说还是河南的一亩三分地重要。河南自古以来地处中原,人口众多,在这个年代有人就有兵员,有人就有粮食。
河南还是南下的重要屏障,河南有问题,重庆将要受到威胁,蒋委员长怎么可能让自己住的地方被别人给惦记上,所以作为河南屏障的中条山必然成了重中之重。
蒋委员长并没有反驳廖凡的话,廖凡重不重要还要看他以后的影响力,像廖凡这种纯粹的军官,很少涉及政治的人在中国有不少,最后还不是倒在了权谋之下。
“南京已经丢了,重庆不可能再受到威胁,任何人的威胁!”
“委员长,您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好,有些事情我明白,但是有些事情我很糊涂!”廖凡看着蒋委员长,他知道蒋委员长说的威胁就是他们新三十三军。
“糊涂也好,明白也罢,如果这次我们谈不妥,回去之后就剩下唯一的办法了!来太行山已经显示出了我的诚意!”
“委座,太行山的事情不是我们想想的那么简单,廖凡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也绝不是幸运,我们的办事处也时刻有新三十三军的人在盯着……”
虽然王浩然不受待见,但是他的身份是军人,自从他从军的那一刻开始,效忠于领袖就根植在他的意识中。有些事情在太行山他是举步维艰,但是他能够观察到新三十三军的发展和太行山的发展,他必须要告诉蒋委员长。
但是蒋委员长并没有听进王浩然的话去,从重庆一路到太行山,他确实是累了,而且还被廖凡摆了一道,心中有气,这时候的蒋委员长哪儿能够挺进一个办事不利的人话去。
蒋委员长在训斥王浩然的时候,廖凡也在训斥李凌飞和沈正文,不过廖凡的训斥中没有蒋委员长的火气。
“剧本都给你们俩安排好了,怎么就能演砸了呢?”廖凡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两个就这样把蒋委员长给放跑了。
“凡哥,天地良心呢,你也没说来的人是蒋委员长啊,我们两个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在得知是蒋委员长的时候,我俩都蒙了!”李凌飞委屈的说。
“是啊,凡哥,谁也没想到您会把蒋委员长给招来!”沈正文也辩解。
“嘿!你俩还穿上一条裤子了!这都是借口!都是找理由!一个蒋委员长就把你们搞成了这个怂样子,以后日本天皇来我们太行山投降呢?你俩还吓的的不敢说话了?”廖凡虽然是在训斥两个人,但是语气中根本就没有责骂的意思。
“凡哥,我们知道错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我们还是想办法补救吧!”李凌飞说道。
“补救?怎么补救?”廖凡也没有第二计划。
“凡哥,我看不如这样……你明天的时候坐在轮椅上,我们推着你见蒋委员长,这样一来,蒋委员长也不用再怀疑你之前受伤的事情了,当发现情况不好的时候也可以当个借口用用!”沈正文建议道。
“这样算是个办法吧!明天就这样子!你们两个以后少给自己找借口!明天早上,推着我去见蒋委员长!”廖凡想来想去,这也算是个笨办法吧,毕竟下马威也算是下了,总得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吧。
天蒙蒙亮,警卫员从医院搞来的轮椅,廖凡坐在了轮椅上,用军毯盖住了双腿,让沈正文推着轮椅来到了重庆驻太行山办事处。
“蒋委员长昨天实在是抱歉,我的参谋长和参谋如果有接待不周的地方,您尽管打骂一顿便是!”廖凡见到蒋委员长敬礼。
蒋委员长和廖凡曾经再重庆蒋委员长的官邸见过一次面,当时蒋委员长还没有怎么把廖凡放在眼里,甚至蒋委员长还以为廖凡再太行山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日本人给消灭了。世事难料,廖凡不但在太行山生存了下来,还把新三十三军壮大,有跟重庆分庭抗礼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