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居乐业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3342 字 8个月前

谁都想名垂千古,委员长也想被当成明君写进历史书里,可是如今这儿似乎从过去现在再到未来都没有他蒋委员长和重庆的影子,再这一方面他败给了一个后起之秀,他不甘心。

一行人都看出了蒋委员长有心事,直到找到地方住下都没有再说话。旅馆的老板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们,相比于富丽堂皇的酒楼,县城的旅店更有一种普通百姓的生活。

“听几位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我们是从外地来做生意的,这不是听说最近这边太平了,打算把生意往这边发展!”蒋委员长的一个秘书搭话。

“还真别说,自从新三十三军来了以后,我们这儿已经太平了一年了,虽然日子还是有点苦哈哈,但是我们这些老百姓总算还是有了盼头!得多谢新三十三军!”老板很感激新三十三军,正式因为新三十三军才将他们从战争的苦海中救出来,虽然他们还要为抗战出钱出力,但是相比于之前总能够看到一些生活的希望。

“新三十三军属于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你们应该感谢的事重庆政府和蒋委员长,而不是新三十三军吧?”秘书好奇的问。

“重庆?重庆哪儿管我们的死活啊,重庆远在千里之外,我们没饭吃的时候,重庆的达官贵人正在喝酒吃肉呢!”老板看了一眼秘书,继续说道,“据说新三十三军跟重庆有矛盾,再我们这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

蒋委员长只是轻轻的一笑,跟共字头的人矛盾还没有解决,现在又跟新三十三军又了矛盾,难道他真的不适合当这个统帅吗?

然而蒋委员长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是他下令部队北伐结束了中国的军阀混战,也正是军阀混战的结束,中国才能够团结起来抗击日寇,共字头的人是不识时务,廖凡甚至!他才是全国的领袖,国家的正统,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跟他作对的人都是贼寇。

就在蒋委员长他们住下的时候,廖凡再病房里收到了一封信。

等看完信之后,廖凡哭笑不得,搞得在一边的付红玉很是纳闷。

“出什么事情了?”

“哎看来我这两天就要出院了!”

“怎么这么突然?”

“有客人到了,我得出去迎接一下!”

“客人?什么重要的客人还得要你亲自迎接?安排别人去不行吗?”付红玉舍不得廖凡离开。

“这个人可是非同一般呢,不见不行了!再说了我再医院住得时间也够长了!”

蒋委员长毕竟是蒋委员长,一步一步走到这个位置,管理这个国家,当然不是偶然。

“你们想做什么?跟共字头的人和廖凡一样要跟我作对吗?他廖凡没有软禁我,你们要先把我软禁起来?”蒋委员长当然知道这些人心中的想法。

面前大多数人并不是为了他的安全在考虑,而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蒋委员长很想把这些人的面具一个个的都给扯下来,然而他需要这些人,他需要这些人支持他。

蒋委员长需要这些人支持他是不错,但是他不肯能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成为这些人的傀儡,他是这个国家的领袖,他要的是周围的人绝对的服从。当然也又不服从的,就像太行山和共字头的人。

在场的没有人有这个胆量会限制蒋委员长的自由,甚至他们都不敢当着蒋委员长的面惹委员长不高兴,最多的就是离开之后几个人凑在一起骂一下蒋委员长痛快一下,他并不能改变蒋委员长的决定。

当然蒋委员长的出行必须要谨慎小心,在这片不安宁的土地上想要蒋委员长性命的不只是日本人,大有人在!一个能够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人物当然不会轻易的把自己性命葬送掉,他要做的是改写历史而不是现在就成为历史。

所以蒋委员长不可能马上就出发去太行山,他需要卫士负责给他规划出一条安全的路线,至于出发的日期更是要保密,出了蒋委员长的卫士和最亲密的人之外,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蒋委员长何时行动走那一条路线。

重庆很多人虽然不同意蒋委员长去太行山,但他们也毫无办法。

跟随蒋委员长行动的人并不多,一个卫士班,加上随身的几个秘书,都着便装更是没有多少行李,虽然他们沿路经过不少中央军的防区,但是除了通知重要军事长官之外,任何人都不知道这群人中有一个人竟然是当今中国抗战的领袖。

这几日何应钦正在洛阳指挥部内纠结怎么跟还在中条山驻扎的刘春刀争抢地盘,突然有一个人持有一张特别通行证闯进了他的指挥部,看到这张特别通行证之后,何应钦根本没有时间考虑真假,他的第一想法是委座怎么会来到了洛阳。

何应钦话都没有说直接拽着这个人来到了一个僻静的院子里。

“委座为什么来洛阳?”

何应钦惊讶的不是蒋委员长怎么会出现在洛阳,而是关系为什么。

“何长官,对不起,这件事情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蒋委员长的卫兵说道。

“好!既然如此我也不为难你,我问一句你点点头或者是摇摇头!”何应钦期盼的看着这个卫兵,他必须要搞清楚蒋委员长为什么来洛阳,因为蒋委员长突然到访,很可能会因为部队的事情,他必须要第一时间了解蒋委员长的想法,现在他可是处于关键时期。

卫兵一脸为难,他是蒋委员长的卫兵,他不能泄露蒋委员长的任何事情,如果被蒋委员长知道了,最轻也是要蹲大狱的。

“你是不是还有家人在老家?我可以给他们安排个更好的地方,至少吃穿不用发愁,你哪个弟弟也可以进学校读书!”

战争爆发之后,物价飞涨,虽然是蒋委员长的卫兵,但是一个中校团长领到的军饷都不够吃饭的,何况他一个小小的卫兵,虽然他已经把自己大部分的军饷都寄回家去了,然而他们家里人还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显然何应钦给的条件很诱惑。

何应钦看着卫兵犹豫不决,心想正是机会:“蒋委员长来洛阳是不是为了视察部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