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错误的思路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3342 字 9个月前

“我们回胜利的!”他的嘴不断念叨着,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特战旅的士兵已经用生命炸毁了日军囤积的物资,日军这么多人手的物资根本撑不了两天的时间,一旦没有物资了,这场战斗胜利的天平会渐渐的倾向新三十三军。

听着城外越来越密集的枪声,刘春刀越来越坐不住了,他站在指挥部门口,望向北方,似乎能够看到战场一样,然而他看到的只有被打成了废墟的大同。

不过密集的枪声再次打断了刘春刀的思路,这枪声很近,在城内,刘春刀判断应该是小鬼子在进攻特战旅的战士。特战旅行动已经一整天的时间了,刘春刀并不是不关心他们,而是非常关心。

“看来还没有黄旅长的消息!”一个校走到刘春刀的身边。

从枪声判断根本不是特战旅的战士在突围,如果找到了黄长生,他们第一选择是带着黄长生转移到安全地带,而从枪声判断是日军在进攻。

“黄旅长已经失踪这么长时间了,要想找到他不容易,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希望黄旅长福大命大吧!”

黄长生牵动着他们所有人的心神,甚至他们把这件事情都瞒着廖凡,如果让廖凡知道黄长生失踪了这么久,还指不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呢。

特战旅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自从黄长生失踪之后,战士们缺少了统一指挥,在保卫大同的战斗当损失不可谓不惨重,再加闫学林又带着剩下的战士顶到了一线战场……

新三十三军面对的情况不可谓不是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候,现在连井陉地区的情况都不容乐观,尽管胡国山的部队已经达到井陉并参加了战斗,但是情况并没有想象的好转。

日军一次进攻井陉已经给马万忠师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而且这次又因为部队叛逃的问题,两道防线瞬间丢失,战线能够稳住已经很不错了。

马万忠坐在前沿阵地皱着眉头,日军兵力已经到达了极限,同样他们的战士也到达了极限,而且胡国山师的援军在阳泉的战斗结束之后没有丝毫的休息一路奔波而来投入到了战斗当。

“师长,我们该怎么办?”

这次日军没有了后顾之忧,再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后方被国军队给偷袭,小鬼子可以耀武扬威的进攻,向马万忠展示自己的肌肉。

马万忠也不想总是这么被动,第一次井陉的战斗他靠的是沈正才没有死在井陉,现在又要靠胡国山师的支援,他们师也是新三十三军的师长,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他们师还有什么脸面做主力师,还有什么能力当新三十三军的脸面。

但是马万忠并没有回答自己参谋的问题,因为他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也想知道怎么办,所有的关键在这个怎么办。

“死守下去不是办法,小鬼子的兵力太多了,而且他们还可以从邻近的省份调兵支援,而我们后方已经没有兵力可供给我们使用了!”

从日军进攻开始,马万忠的作战思路已经定下了,那是坚守阵地,听到自己的参谋这么一说,马万忠似乎突然有了想法。

本书来自

“轰”

一声冲天巨响,日军的火力点终于变成了废墟,同样那一名特战旅的战士也化成了灰尘跟这片大地融为了一体。()战士们开始发起冲锋,他们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否则天空飞下来的炮弹足够解决他们。

特战旅的战士很清楚他们能够守住多长的防线,他们现在不需要的是把所有的日军火力点都攻下来,因为现在日军援军到达,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所以现在他们只需要坚守防线,把希望都寄托在大同日军的身。

于是在长城一线的特战旅战士开始为自己构筑掩体,他们都是钢铁铸造成的战士,每一个战士是一支军队,他们一个人坚守着十几米二十几米的防线,来犯之敌统统倒在了他们的枪口下。

闫学林很清楚他们现在的处境,虽然刘春刀知道他们现在在长城一线,但是刘春刀并不清楚他们现在的处境,即便是知道他们现在的处境,恐怕刘春刀手也没有多余的兵力,特战旅的战士能够做到的是多坚持一秒钟是一秒钟,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机会活下去。

李凌飞终于带着部队到达了大同,当然为了让计划的顺利进行,他并没有让部队在白天暴露出来,只是安排战士跟刘春刀取得联系。

夜晚的时候,李凌飞只带着一个战士进城,跟刘春刀取得了联系。

“李参谋长,有什么计划?”

“闫副旅长带着部队去了长城一线你知道吗?”

“我已经从特战旅的战士那儿得到了消息!”刘春刀如实回答。

“按照我们的计划,长城一线在这个时间已经被我们给控制了,指挥部的命令是切断日军后退之路,尽可能的消灭进攻大同的所有日军!”李凌飞用凌厉的眼神看着刘春刀。

刘春刀听到李凌飞的命令倒吸了一口凉气,尽管是三伏天,他感觉到冷冷的阴风,这么大胆的计划只有廖凡敢做,凭借他们手的兵力,这么一调动正好如了小鬼子的意,别说包围日军,他们这么多部队都要搭进去。

“敢问李参谋长这次带来的多少人?”刘春刀不想违抗命令,但是他必须要搞清楚状况。

“五千新兵,训练还没有搞完,被我拉来了,这批战士将补充到李师长的部队!”

“李参谋长可知道我们正面的日军有多少?”

“知道!”

“李参谋长可知道我们手的兵力有多少?”

“知道!”

“那……”

“这是凡哥的命令!”

“凡哥真的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