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春刀他们冒着日军飞机的轰炸,终于到达了大同的外围,先头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集结并向日军发起了进攻。从应县来的卡车接连不断的停下,士兵下车之后,卡车马不停蹄的向应县返回去载剩下的士兵。
“都别再这儿忙了,老子的指挥部在大同城里,不在这儿,都给我拿起枪,前线!”
战士们正在给刘春刀挖临时指挥部的掩体,刘春刀看到了连忙制止士兵继续挖掘指挥部,现在前线需要的是士兵而不是一个临时的指挥部。
士兵听到命令之后,立刻把手的铁锹扔到一边,然后自行投入到了战斗当。
“师长,你身边还是留下一个连吧,现在战场太混乱了,我怕会出现意外!”刘春刀的参谋对刘春刀说道。
刘春刀没有理会自己的参谋,而是用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大同:“我们几个也别闲着了,在往前走走,直接把指挥部放到距离前沿阵地三百米的位置!”
刘春刀是医院猛将,要不然也不会在北台峰的时候带着部队亲自去炸小鬼子的炮兵阵地,现在虽然做了师长,不用在冲锋陷阵,但是他要让战士们看到他的身影,是为了告诉战士们他刘春刀时刻在跟他们并肩战斗。
果不其然,战士们在得知自己的师长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位置看着他们时候,他们作战更加勇猛了。
“师长,这儿太危险了,万一日军发现怎么办?”
距离前沿阵地三百米的距离,别说小鬼子发现了,是小鬼子没有发现,一颗误射的炮弹也很可能会要了他们的命。
刘春刀冷眼看着自己的参谋厉声呵斥:“你要是怕死回应县去!这儿不需要你!”
刘春刀作为师长,他考虑的层面当然不同,自从接到电报的时候,他知道大同恐怕没有好日子过了,他必须要为大同打通一条生路。所以他才冒着日军飞机的轰炸不要命的赶往大同。
切断大同退路的日军从他们的侦察飞机那儿已经得到消息,国军队的援军向他们扑来,他们早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是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战斗从一开始这么惨烈,对方跟本不计任何代价。
“哒哒哒”
日军的掩体都是临时构筑的,并没有永备工事,虽然日军阵地有强大的火力点支撑,但是刘春刀师带来的迫击炮还是派了用场。
“轰轰轰”
操纵迫击炮的战士都是老炮手,可以对日军的火力点实施精准的打击,掩护战士们的进攻。仅仅第一个会合战士们冲了日军的着你的,然而日军援军支援过来,冲阵地的部队力战不支,只能又撤退回来。
城南响起的枪炮声,大同城内的部队和市民也都听到了,他们也开始向城外拼命的涌,结果换来的是更多的尸体和鲜血。同样宋祖义也听到城南响起的枪炮声,带着身边的人连忙向城南赶。
本书来自
战士们已经没有了选择,他们不想背负汉奸的骂名,所以他们只能用最后的鲜血为这个到处是创伤的国家做点什么。
成倍于己的敌军冲了阵地,战士们需要做完他们最后的工作。
这片安静的大地硝烟似乎从未散尽,遮住了浩瀚的天空,太阳都变了颜色,大地一片血色,似乎这儿是宇宙一颗荒芜的星球。
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枪响,证明着这儿爆发过一场战斗。在大同外围的部队越来越少,弹尽粮绝的士兵都表现出了铮铮铁骨,他们没有给国军人丢脸,他们证明了在这片土地从不缺乏为国捐躯的汉子,尽管在这场战争,他们如蝼蚁般存在,但是他们却与这片大地融为一体。
“轰轰轰”
日军开始了向他们城墙的进攻,猛烈的炮火轰击着大同的城防,日军似乎想要把大同给炸成一堆废墟,想把大同从这片土地给抹去。
部队越来越混乱,防守城墙的士兵寥寥无几,远远达不到跟日军野战部队相抗衡的数目。
剧烈的爆炸轰击着大同城内每个人的人心,然而士兵早已经失去了抵抗的欲望,并不是他们不想保护大同,因为单凭他们一己之力再难改变这糟糕的局面。
军队裹杂着想逃离大同的市民,逃跑的市民当也混杂着已经找不到部队的士兵,所有的都乱了,原本的秩序,原本的下一心同仇敌忾早已经变成了虚无。
大同的副市长宋祖义带着他的手下还在尽力维持着大同的秩序,然而他们也无力回天。
“宋副市长,我们该怎么办?”
宋祖义已经毫无办法,自从军火库被炸,他在为大同的秩序忙东忙西,他甚至认为可以凭借他的一己之力,维持着整个大同,然而直到前线部队蜂拥进城内,他做的一切都付诸东流。
“你们想走的都走吧!”
一切都已经无力改变了,宋祖义也不强求他身边的人留在这儿跟随大同一起殉葬,毕竟日军攻进城内,首先要找跟新三十三军有关心的人算账,而他作为大同的副市长,应当留下,承担起他最后的责任。
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有几个人头也不会的奔家里而去,那儿有他们的老婆孩子……
“你们不走吗?”宋祖义看着还留在原地的人。
“听说大同都被包围了,我们还能去哪儿?至于老婆孩子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后事我都已经交代好了!”
留下的都是大同的青年才俊,也都是宋祖义一个一个挑出来的,他们没有勇气拿起枪战场杀敌,但是他们用其他的方式为大同做出自己的贡献。
宋祖义看着他们轻轻的笑了,他笑的很开心,同时笑的也很悲凉,他原本以为没有人会留下来,但是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并没有挑错人,可是日军要进城了,恐怕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轰轰轰”
日军的炮击越来越猛烈,大同像是发生了地震一样,原本看去坚不可摧的城墙似乎变得不堪一击。部队和城百姓纷纷向城南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