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他们不是为了吃饭,而是珍惜相聚的机会,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做到一起,谁也说不准。
“对了,凡哥,您刚刚不是说了谁包的好谁又礼物吗?”刘春刀想起了礼物的事情。
“刘春刀亏你还在凡哥身边当了这么久的警卫连连长,这个问题还用问,包的最好的当然是嫂子!”胡国山抓紧了机会拍着付红玉的马屁。
“老胡,你这马屁可拍的真不咋地,英子包的也不错,你咋不谢谢人家英子呢!”马万忠看热闹不嫌事大。
廖凡倒是立刻解围说道:“礼物的每个人都有,卢黎明,待会儿吃饱饭了,把礼物分给他们,大家也算高高兴兴的过一个年了。”
“原来凡哥,早有准备,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话说回来了,礼物都是我亲手准备的,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别到时候看到别人的礼物眼红!”
新年礼物廖凡挑的也较将,并不是按照职位大小,而是按照这一年谁的苦劳最大来分的。
当然这一年里受苦最多的是孙伯勇,后勤部是新三十三军最富裕的地方,然而这一年孙伯勇不但没有胖,而且还瘦了好几斤!
所以廖凡给他挑了几份最好的礼物,顺便给孙伯勇包了一个最大的红包。
当然对于廖凡送的礼物,几个人除了满满的期待,哪儿还有什么不满意。
吃饱饭之后,卢黎明带着他们去拿自己的礼物了,廖凡把马万忠留下,然后继续问一些护矿队的事情。
付红玉他们收拾着桌子的残羹剩饭。
“剩下的饺子,我现在煮了吗?”付红玉问廖凡的意见。
“不用了,收拾完之后,你跟英子早点休息吧!”
活人都吃饱了,还有死人没吃,那么战士为了保护太行山而牺牲,有好多战士从来没吃过饺子,廖凡准备出来的饺子,是明天准备去看看那些埋葬在后山的战士的。
“明天出去多穿点,外边下了雪很冷的!”付红玉提醒廖凡。
“嗯嗯,我知道了!”
等付红玉和英子离开之后,马万忠才和廖凡聊死了沈正。
“看来年后是应该去护矿队看看了,即便是再不济,也是我们新三十三军的一员!”听了马万忠的陈述,廖凡对沈正真的动了心。
{}无弹窗
“老马,你想故意抬高沈正不用打压我们吧,我们部队的纪律性可很强,没你说的那么差!”
刘春刀听到马万忠的话心里也不乐意了,他们都是要强的人,怎么能容许别人说自己部队的纪律连一个战五的渣渣都不如呢!
所有的人听到马万忠说的话,差点都要把包好的饺子给掀翻了。要不是付红玉提醒他们别浪费粮食,这些粮食可都是老百姓省吃俭用来供应他们打鬼子的,否则肯定他们会把面团扔到马万忠的脸。
而廖凡和廖俊东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廖凡若有所思,也许沈正真的适合带兵打仗,说不定新三十三军真的会出一个武双全的将领,廖凡当然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才。
马万忠看着指挥部里的其他几个师长旅长,然后他开始走到几个人的面前,开始为几个人整理着装,因为他是师长了,平时虽然带着帽子,但是总是歪的,衣的扣子也总是有几个开着。
马万忠一一为他们整理好着装之后,然后检查他们的鞋带,把他们的鞋带塞进鞋里去,至于衣服的污垢马万忠暂时没办法给几个人处理干净。
众人不明白的看着马万忠做完这一切,然后看向廖凡,廖凡也没有说话,只是默许马万忠做完这一切!
马万忠做完之后又仔细检查了一边,然后对众人说道:“这是护矿队的着装标准,在护矿队,从军官到士兵,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要做到这个样子,而且他们穿的衣服不像我们这些人,都是新军装,每个战士的衣服或多或少都有补丁,我不是危言耸听,要是从护矿队里拉出任何一个战士来,他们的衣服你们任何一个人的衣服都要干净!”
“如果在场的几位能够保持现在这样的着装要求一天,我马万忠保证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还有平时的在军营,两人成行,三人必须成队,不能并排着走!想必在各位的防区里,不训练的时候,战士们勾肩搭背走在一起的皆是吧?”
听到马万忠的话,在场的几个人当然不服气,只有军营内走路的要求,新三十三军的规范大纲也没有写,他们当然不认为这会有什么关系。
不过让廖凡惊喜的是,他没做到的事情,竟然让沈正在护矿队做到了。廖凡之所以没有下达着装和走路的硬性规定,是因为战士们随时战场,活下来活不下来还不一定,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
然而在新三十三军最不起眼,最让别人看不起的护矿队,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完成了最标准的军队行为规范条例。
“这……这有什么难的,不是一天吗?我坚持给你看是了!”胡国山一点都不服气,他不认为这些事情有什么难的。
确实事情是小事情,可是在于每天的坚持,当每天都坚持下来的时候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其他人也并没有因为马万忠的一番话对沈正刮目相看,即便是真的如沈正所说护矿队的纪律性是新三十三军当最好的,但是了战场可不是跟小鬼子纪律,而是的战斗力。
然而马万忠并没有跟他们争斗,因为他们跟着廖凡以来,打的都是胜仗,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唯一的失败是骑兵团,最终的结果没得到众人考虑骑兵团为何失败,被廖凡给解散了。
他马万忠不同,一路从东北败到山西,看到最多的是逃兵,一场败仗下来,会有成百千的逃兵,最终当一个军官把士兵带回目的地的时候,往往剩不下多少人。
如果一支部队有良好的纪律性,即便是战场形式不利撤退的时候,他们也不会仓皇败退,而是保持着良好的纪律性,听从军官的指挥有秩序的撤退,撤退途也不会有人当逃兵。
一支有纪律性的部队,绝不会因为打了败仗会当逃兵,反而他们会越挫越勇,屡败屡战。
相于在场的每一个人,马万忠亲身经历的失败他们见到的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