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客栈,苏青就发现了一些熟人。
显然知道这商队靠谱的,并不止她一人。大堂里,青衫纶巾的读书人足占了三分之一。
而这群读书人里,不单有消失了很久的林子期,还有她避之不迭的周良,以及周良笼络的那一群考生。当初苏青想的,离开县学,就能避开这二人的修罗场,也是天真了。
不管周良和林子期品性如何,这两人学识都是实打实的。
只要苏青一路考下去,就避不开这两人。
后头秦烟跟进来,一看也是头疼,她是最怕麻烦的人了,当即就准备手扶额头,装个晕车,回房间吃饭,也好避开两人。苏青却拉住秦烟的手腕,冲她轻微摇了摇头。
秦烟先是一愣,略一沉吟,也隐约猜到几分。
苏青从秦烟肩上接过一个小包袱,两人一道进入大堂。
这家客栈并不在主干道旁,而是稍微往里绕一点。虽然位置偏一些,但客栈房间更宽敞,伙食更美味,环境也更清静,甚至价钱还更公道,绝对不会让他们吃亏。
这是出发前,领队的马老板特意解释过的。
由于是淡季,大堂里只有他们商队,以及三五个散客。
现在大堂的格局是,商队的商人护卫聚一起,赶考的读书人聚一起。
而读书人又分作两边,一边是周良为首的一群考生言笑晏晏,谈笑自若,另一边是林子期一人独坐。不过他虽一人独坐,却有零星几个仰慕者,在离他不远处坐着,不时激动看他一眼。
当时县试考完,县试头三名的卷子就张贴出来。
这也是惯例了。之前不知哪一县或府的考试,出了作弊的传言。
当时学子们群情激奋,闹得很大。朝廷派人彻查,并废除了那一届的考试成绩。最被传作弊的是那届头名,几乎是万夫所指,连他的夫子都跟他划清界限。他不堪其辱,跳湖自尽。最后查出来,当年确实有考官泄题,考生作弊,但那位头名却是真才实学,无一字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