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恩怨

苏青是和秦烟结伴,跟着一个商队。这商队是可靠人,常在这条商路上走。每年都会捎带一些学生去绍州府考试,从来平安无事,也算有些口碑。除了有点贵,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苏青现在不缺钱了。

诚如王氏当初所言,商人资助考生赶考,是常有之事。而且这种事,从来都是广撒网,能捞上一条就不算赔本。人家也是做惯了的,不是说你没考中,就要把钱收回,那就成笑话了。

不过你落榜一次两次,可能还有人捐助,要是十次八次,基本就无人问津了。

苏青挑了两家口碑好的,资助考生多年,没发生什么龌龊的,接受了资助。

资助也分几个档次,譬如参加府试的,五十两封顶,参加院试的,一百两封顶。当通过院试,考上秀才那就一跃成另一个档次了。这个时候,就不能说是资助,而是互惠互利了。

考上秀才,就是有功名了,可以享受很多特权。

譬如免除徭役,见知县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有公事可面禀知县等。而最实惠的一点是,秀才名下的土地是免税的。很多人为了逃税,会托关系把田地挂在秀才名下。

挂名当然不能白挂,少不了好处费。

这时候,就是别人求着给你送钱了。

虽然骂人有个词叫“穷秀才”,但这个“穷”是相对而言的。比起举人进士,甚至进入官场,为官作宰的,或者原本就家资甚巨的,秀才当然穷,但比起平常百姓,秀才绝对可以碾压了。

这些对于现在的苏青而言,还有点远。

总之,苏青现在接受的是最低一档次的资助,已经足够她赶考的开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