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贺喜

然后就变味了。

有借辅导资料的,“你这书考完没用了吧?借你石头弟弟看看呗,也让他过两年给我挣个诰命。别看他成绩不好,脑子机灵着呢,就缺个人给他点醒,要不你给他顺道补个课?”

有介绍对象的,“别说婶不疼你,后街豆腐坊的小儿子,人才好,家底厚,就缺个知书达理的媳妇。我一听就笑了,可不是天定的姻缘?青青啊,一进门就当少奶奶,机会难得,你可得抓紧啊。”

这都什么跟什么?

那石头只比她小一岁,是街坊里有名的小傻子,成天拖着管清鼻涕,在街上跑来跑去,连六七岁的小孩子都不带他玩。这亲娘得有多厚的滤镜,才说得出他儿子很机灵的话?还有那豆腐坊小儿子,长相就是个普通人,腿还半瘸。足有五个兄弟,分一间小破豆腐坊,哪家少奶奶有这么寒酸?

她是左脸写着好糊弄,右脸写着好欺负,是不是?

苏青露出标准的微笑,挨个儿回过去,“李大娘您过奖了。赵大爷说得对,我回头就给我爹烧纸上香,告诉列祖列宗这个好消息。不好意思,这些书我还要用,借不了,回头我还要参加府试,没时间给人补课。婶子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近期没有成亲的打算。”

终于把这些人打发走,苏青才得了会儿清净。

怎么一会儿功夫,又来人了?

苏青一边心烦想着,怎么以最快的速度把人打发走,一边取下门栓,猛地一拉开门。门外站着的不是来凑热闹的邻居,而是久未曾蒙面的母亲王氏。

一时之间,两边都没开口。

两年未见,王氏的日子过得显然比之前要好。面容白净,显得年轻多了。手上的茧子都消失了,保养得脂白如玉。穿得是绸缎衣服,首饰只带了两三样,低调贵气,一看就是个富家太太。

这两年,王氏和苏青一直未曾谋面。

过年的时候,王氏的丈夫李老板曾下帖子,邀请她一道吃年夜饭。不过苏青找借口拒绝了。过年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苏青一个外人,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而王氏也没有过多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