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不悖(六)

宰执天下 cuslaa 2723 字 8个月前

各家寺庙因为香火旺盛,手上余钱无数,如何花掉这笔钱,寺庙中给出的答案就是买地,千方百计的兼并。

如今登封七成的田产是在嵩山各大寺院名下,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就是京西的现状。

其他州县与登封县不同的地方,只是兼并者是另外一波人罢了。

章惇兴匆匆回去洛阳,看起来是准备从文彦博身上着手,从而将京西旧党收为己用。

韩冈不与他争,倒不是谦让,京西这座火山中涌动的岩浆,可不是收服几个豪门世族,就能压得下去的。

战争开始后,必定要上涨的粮价,只会给京西的局势雪上加霜。战争会带来红利,却分润不到京西底层的百姓身上。

太多财富没有用到该用的去处了。

上面还有当年则天皇帝登嵩山封中岳的遗迹,跟金碧辉煌的寺院一样,都是新近整修过的。

韩冈忽然没有心情再往上去了。

在登封盘桓了两天,韩冈比章惇迟了几日返回洛阳。

之前收到消息,章惇在探望过文彦博之后,文及甫公然宣称要辞去官职参选议员,而京西大族也纷纷表现出要投靠章惇和福建商会的态度。

韩冈想要劝一劝章惇,这些人根本不能相信。

但韩冈在洛阳没有见到当今宰相。

就在这一天的早间,章惇接到京中有变的消息,便匆忙收拾行装,赶回开封

——还不到十岁的候任皇帝重病垂危。

即使是在医学越来越进步的现在,幼儿的夭折率都没有低于十分之一。

年幼的候任皇帝,什么时候挂掉都属于正常范围。

可是在正规途径的报信中,韩冈得到了一份密报——来自于他直辖的私人情报系统——候任皇帝之前在宫中,曾经发表过对如今皇室暗弱的现状不满的言论,

这样一来,章惇出京,到底是为了会面,还是为了避嫌

韩冈现在可没有多少把握了。

“老家伙终于递降表了。”

听到消息,章惇还很矜持的评说了一句,不过内里的兴奋和志得意满根本瞒不过人。

文彦博是元老旧贵们的精神领袖,一直以来都是跟茅坑里的石头一般死硬。早年文彦博等老臣还在朝堂中呼风唤雨的时候,更没少对章惇这等新党核心下黑手。

章惇当年是吃足了苦头,秉政之后,也没少报复回去,不过文彦博身份摆在那里,又龟缩在洛阳城,章惇除了拿文彦博子孙的仕途出气,真奈何不得那条老狐狸。

本以为会死硬到棺材里的文老太师,今天终于服了软,章惇心里的那股子得意怎么都遮掩不住。

韩冈能理解章惇。

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各种享受越来越多,权力金钱美色随意取用,但心中畅快的时候却越来越少了。

老对头服软这种事,恐怕也就只有这么一次了。

剩下还有谁?

韩冈和章惇的敌人,只要敢冒头的,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不过也就章惇开心,韩冈不像他,对文彦博没有什么心结——他过去还没在旧党那帮人手里吃过亏。

“要见吗?”韩冈问。

“玉昆你怎么说?”章惇反问。

“要见面就得回洛阳了,总不能让他来嵩山。”韩冈停下脚步。蜿蜒的山道就在脚下。向上通向太室山颠、峻极峰顶,向下就是下山了。

“肯定是要回洛阳的。”章惇说。

虽然来人说明了,文彦博是准备登门求见,但以文彦博的资历和年龄,当然不可能让这位九十多岁的人瑞前来嵩山拜见。甚至回了洛阳,也不可能让文彦博当真出门来。得反过来,章惇、韩冈上文家去。

年纪大真的占便宜。

俗话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食,就是怕年高出事,九十岁的老家伙什么时候咽气都有可能,若是正好撞上了,不免沾上一身晦气。

章惇和韩冈都是讲究人,在场面上还是做得到位,不想让人戳脊梁骨。

“不过,”章惇抬手拂开从山道边探过来的枝丫,“要是去了文家,文宽夫一摔杯子,屏风后转出五百刀斧手来……”

如今市井中小说里的段子,章惇说来,却是半带玩笑半认真。到现在为止,吕嘉问案的真凶都没有查出来,即使是文彦博,他身上都带着嫌疑。

“那样可就有趣了。”韩冈接上话来。

“是啊,”章惇眉眼深沉地说着,“那就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