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长风(九)

宰执天下 cuslaa 2528 字 8个月前

接近黄昏的时候,韩冈和苏昞经过操场的一角,操场上正上演着一场精彩的比赛,两支球队你挣我夺,丝毫不在意依然绵密的细雨,周围一圈高声助威的观众,各色的雨伞犹如蘑菇一般张开在看台上,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年长一点的老师和乡民,毫无芥蒂的紧邻着坐下来。

横渠书院内各个分院内部建筑聚集一处,但不同分院就分得比较开。如此安排,学生们对分院的向心力就变得很高。学院内部组织的比赛,按照分院分派,尤其是蹴鞠联赛,球员和球迷为了一分在长场上大打出手的时候,早忘了温良恭俭让的训示了。

韩冈对比赛没有什么兴趣,而操场上的学生和观众也没注意到韩冈和苏昞的经过。

校办工厂中,韩冈看到了最新的玻璃产品。

不过并非是他想要看到的浮法玻璃。在熔融的锡引入融化的玻璃,在浮动的锡液上玻璃凝结成块,可以制造出幅面巨大的玻璃来。

但放在现下只是美好的理想,到如今只在实验室中弄出了巴掌大的玻璃,工业化遥遥无期,唯一的好处就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研究的方向。

现在书院内的校办玻璃工厂,主要的产品还是各种吹制的玻璃器皿,玻璃盆,玻璃碗,琳琅满目的摆在韩冈的面前。

韩冈拿起一只杯子,厚实的杯底沉甸甸的压手。

质量很出色。

而且是每一个玻璃器皿都如此。

这不仅仅是工匠的手艺,更有管理者的能力。

“是谁在管?”

“应该是算学院的,”苏昞拍拍头,名字就在嘴边一下子叫不出来。

横渠书院内的具体事务,都交由学生管理。书院的一应账目,也由被学生们选举出来得司库监察,连学院老师们的工钱也在其中。

书院采取学分制,每个学生最多八年就必须离开学校,拿不满一百二十分的毕业学分,就只有肄业了。在书院中,一个学生拿到三十分基础学分后,就有了被选举权。虽然通过选举能够成为学院的管理者,但最多也只有五年六年的时间,通常是来不及施展化公为私的手段。

韩冈也不在意,笑道,“学好算学,不怕没饭吃了。”

苏昞道:“练出来的。一开始可没这么好。”

“就是要他们多练。”韩冈道,“很快,他们就会有更多机会了。”

皇帝,天下之大蠹。

官家,民之贼也。

这样的观点出现在横渠书院中,早已不是稀罕事了。

韩冈章惇为首的都堂以大议会的名义,架空了皇帝,以臣权凌迫皇权。

拿过去的儒门经典,完全可以用叛逆来形容的行径,自然需要新理论的支持。

为什么造反的农民都要喊一句均田免粮?名不正而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个道理不用多说,人人都懂。

韩冈所提倡的君权民授,是如今最流行的理论。

以天下万民的代表所组成大议会,成了大宋统治者权力来源的根基。祭由天子,政由都堂,皇帝为大议会所立,宰辅是大议会所选,二者并立,同向大议会负责。

韩冈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甚至第一百步,十几年过去也没人能阻止他。跟随他的人,仿效他的人,附和他的人,理所当然的也就越来越多,对皇帝的看法,

从韩冈的理论上看,其实天下间也并不需要一个皇帝。

从来没有什么天意,只有民意。所谓旱涝,不过是自然现象,蝗虫地震,也跟皇帝和大臣的德行无关。

既然不论皇帝祭不祭天,老天爷都是自顾自行事,既然没有皇帝插话,宰辅们都能开疆拓土,将天下治理得花团锦簇一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繁华,那么要皇帝有什么用?

皇帝本就是秦始皇自创,天人感应,更是董仲舒编造出来。先秦天人之说,不过是穿凿附会,或者干脆是后人伪造。

真正的上古,是贤者共聚一堂,共同推选国君,只是之后被夏启篡夺。

如今盛世,正该仿效上古,使传统重新复兴,直接让天下人推选出来的贤者。

至于皇帝和皇亲贵胄,虚耗公帑,少了他们拿走的那一份钱,至少能救治数万百姓。

这是如今横渠书院中比较激进的观点。

说皇帝是蠹是贼,也属于这激进观点中的一部分。

但莫说这些激进的言辞,只是韩冈的观点,放在过去,这要砍掉多少人头?